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封面故事
    报 纸
    杂 志
    留学 2014年05月05日 星期一

    单亲留妈:我是女儿的军师

    记者_曹尔寅 发自北京 编辑_邓茗文 摄影_董德 《 留学 》( 2014年05月05日)

        “我对女儿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做事要执着,要有始有终。”单亲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责任的含义,也可以拥有更加完满的精神世界。

        樊菊娥是一个单亲妈妈,女儿笛子三四岁起,便与母亲相依为命。对樊菊娥来说笛子就是她一切—生活的中心、心灵的寄托、喜怒哀乐的原因。

        做事有始有终比什么都重要

        回忆起十几年来对女儿的养育,樊菊娥认为自己并不太在意女儿的考试分数,她把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对此的执着力视为“健康成长”的内核。

        笛子喜欢读书,尤其是喜欢读史书,很小就熟读《东周列国志》、《史记》等历史典籍。樊菊娥说,那时家里经济比较紧张,但对于女儿读书的需求,她都会毫无保留地予以满足。

        笛子8岁的时,出身书香门第的樊菊娥就让她从国画和书法中择其一学之。笛子对两者都有兴趣,樊菊娥只向她提出一个要求:选择哪个都可以,但是一旦选择了就不能轻言放弃。最后,笛子经过一阵思考选择了学国画。刚开始,老师要求笛子反复练习“一笔画”,天天如此。像许多孩子一样,笛子开始不耐烦,想打退堂鼓。樊菊娥没有心软,监督女儿硬着头皮坚持下来,终于过了厌烦期这个坎儿。如今笛子仍然深爱着绘画,国画几乎成为她的第二专业。

        让笛子学会专注与坚持,当然少不了樊菊娥的“别有用心”。拿着两件精美的手工艺作品,樊菊娥自豪地向《留学》记者介绍,这是笛子在读大学时制作的,可别小看这两件手工,考验的不仅是笛子的设计和针线活儿功底,因为制作这两个小玩意儿是个极为繁杂的过程,考验的更是笛子能不能下决心专注地把一件事做完。笛子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樊菊娥经常旁敲侧击,用不同方式激励她。“比如我会说,‘你以前的小手工做得那么好,我的那些同事还等着看你的新作呢’,这样不仅督促她做这件事,而且可以给她更大的动力和成就感。”

        “其实,我对女儿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做事要执着,要有始有终。”这便是樊菊娥的教育理念。

        异地书信,始终陪伴孩子成长

        因异地高考的缘故,笛子须离开北京返回甘肃老家读高中。从初三开始,笛子就离开妈妈,只身一人到甘肃的大姨家,一住就是四年。四年间,母女间主要用书信交流。樊菊娥至今保留着母女的“两地书”,四年的文字量足足能抵过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书信中既有琐事,亦有思考,满满都是母女?情。

        千里之外,樊菊娥密切地关注着小笛子的心灵成长。十五六岁的笛子已进入青春期,学习之外,“早恋”问题是母女俩交流最多的话题。“我从来没有跟女儿说,不可以早恋,但我直截了当告诉笛子,爱情也是一种责任,不是小孩子玩‘过家家’,恋爱是要有足够的担当才可以。”

        “笛子成长在单亲家庭,加上妈妈不在身边,有时也容易产生孤独感。”书信中,樊菊娥时常引导女儿对亲情要有更广泛的理解。让女儿知道,不仅仅是自己的家人才会产生亲情,“你和好友、闺蜜之间要像一家的好姐妹一样,对老师要像对自己的长辈一样,很多事情可以向他们请教,这样你会感到周围其实有很多人在关心你,你也会体会到亲切和温暖。”

        义不容辞的军师

        2008年汶川地震,中国军人的形象彻底征服了笛子。高考填志愿时,笛子打算报军校。樊菊娥对《留学》说,要实现她参军的理想,唯报考军医大学这个途径。母亲尊重孩子的愿望,笛子就报了极为热门的第四军医大学军医专业。当年该专业只招两名女生,笛子竟以600多的高分落榜。

        失落中笛子选择了复读,樊菊娥决心放弃手里的一切,回到老家在女儿身边陪读。这一年,樊菊娥除了照顾女儿的生活,把最大的精力放在研究招考学校和专业。她开始收集很多不同版本的大学排名及专业选择的书籍,反复研究和梳理,让自己成为填报志愿的专家。

        对填报志愿的技巧,她仍记忆犹新:第一步,根据平时的考分寻找目标学校;第二步,在众多的目标学校中筛选出女儿感兴趣的专业并进行分类。她特别提醒注意的是,选专业时,要搞清楚那些专业名称相同,但学习方向、侧重不同的专业,“很多学生填报专业时并没注意到这点,所以往往开学以后发现所学的和自己所想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樊菊娥把找到一个笛子感兴趣且能作为长期职业的专业作为选择的标准,她希望笛子成家之后依然能够游刃有余地干自己的事业。“搞设计的,思想束缚少,只要有灵感,就可以自由地发挥”,于是她向笛子推荐“设计类”的专业。

        “我和女儿商量后,笛子就在这个范畴内确定了风景园林专业,然后选择了北京林业大学,因为这里有全国最好的风景园林专业。”最终,笛子如愿以偿,顺利地被该校录取。

        独立能力 妈妈放手的基础

        笛子在大姨家,与大姨的两个孩子吃住在一起,独生子女的弱点很快就反映出来。大姨的两个孩子,生活中总是互相关心、彼此谦让,习以为常,但笛子完全没有类似体验,不太懂得与人分享,无论是食物还是别的。从前樊菊娥心疼孩子,几乎没让笛子做过家务。临近上大学,女儿的独立生活能力也开始让樊菊娥担忧。于是,樊菊娥“开始引导女儿主动承担很多事情”,培养笛子的独立能力,教她体会与人分享的乐趣。

        “从笛子进入大学校门开始,我就同她讲一个道理:大学生就是成年人了,你要学会处理自己的事情了。”樊菊娥给笛子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如要求女儿主动地打扫宿舍的卫生,尤其是保持自己床铺的整洁,学会打理衣物。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笛子一次兴冲冲地告诉她说,几位舍友都请求她协助整理她们的衣物和床铺。

        更为难得的是,笛子在大学也渐渐养成了集体意识。她与五位舍友的关系处得非常融洽。笛子每次外出旅游,或逢年过节,都会为同寝室的小姐妹每人准备一份小小的礼物。在笛子的带动和感染下,舍友们都养成了从分享中体验快乐的习惯。

        “留学是孩子自己的事”

        留学,是笛子读大三时萌生的想法。那一年,她接触到一些“海龟”老师,发现他们往往标新立异、创意迭出,这正是风景园林设计所需要的。其实,在樊菊娥的心里,让女儿出国的想法由来已久,她对《留学》说:“留学对孩子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经历和体验,我一直希望笛子有机会能够走出国门,在一个不同的国度,一个陌生的环境下生活学习,丰富她的人生。”樊菊娥的支持坚定了笛子出国的信念,与母亲商量之后,笛子把目光投向了德国。

        为什么选择德国?樊菊娥解释说:一,德国高等教育发达,其教育质量堪称欧洲第一,与设计相关的专业更是德国的强势专业;二,德国留学费用低廉,大多数高校均免学费,这也适用于工薪留学生;三,德国打工政策比较宽松,允许留学生免税打工。

        这次,樊菊娥决定完全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经历留学前的一切,“留学应该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如果笛子不能自己搞定留学准备的各项事宜,那她就不适合留学”。语言学习、材料准备等笛子都全靠自己,一切都比较顺利,直到第一次签证面试。

        通常面试官提的问题,都是围绕所带的作品展开,比如作品的思路,设计的过程等等,笛子之前特意做了功课。谁料,在面试她时面试官却问了一个“题外话”:简述欧洲文明史。笛子一下子反应不过来,她对欧洲历史了解有限,面对这个准备之外的题目,她用英语答得磕磕绊绊。

        笛子担心面签不过,樊菊娥却告诉女儿:“面签成功与否并不重要。但是,提醒你注意,即使你学的是设计专业,也不能仅限于掌握本专业知识,还要了解和解读隐藏在作品背后的人文知识。”这次经历可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笛子此后更加注重对人文知识的吸取,由此她的毕业设计也有较大提升,获得了高分。等到第二次面签,水到渠成,顺利通过了。

        放小抓大是个技术活儿

        让女儿自己操办留学的一切,话虽说给孩子听了,但樊菊娥并非全不上心。

        一次,在笛子要去外地参加德福考试,樊菊娥本想让女儿自己安排整个行程,但出于做母亲的本能,在当地预定了一个较贵的酒店。考试结束后,女儿安排了在当地的旅游项目,并提出后面的住宿由她来安排。让樊菊娥意外的是,女儿不仅预定了一所入住条件不错的酒店,更用团购的方式大大降低了费用。

        第一次面签结束后,笛子曾在燕郊住过几个月。期间,樊菊娥找了个借口过去考察女儿会不会照顾自己。住在女儿的寓所里,家务都由笛子一手包办,买菜购物,做饭荤素搭配,很是那么回事儿。“女孩子要学会照顾人,家人也好,朋友也好。从女儿的表现看,她去国外的话我会很放心。”樊菊娥对自己这些年来对女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成果很满意。

        在去德国之前,笛子已在网上将机票、住宿都打理好了。她已预订了一所可以住两个月的公寓。赴德不久,笛子又幸运地联系到一所学生公寓。据通常申请学生公寓需要1-2年,而笛子仅仅用了一个多月就找到了。现在笛子在德国已近四个月了。如无意外,笛子将在完成语言学业后,申报冬季入学的柏林工业大学。

        “女儿虽然远在国外,但非常关注国内新闻,有什么相关会立刻告诉我,比我知道得都快。”樊菊娥笑着说:“前几天北京雾霾比较厉害,笛子还让我尽量不要外出。其实我还有女儿一直在身边的感觉。”

        SA=Studying Abroad

        F=樊菊娥

        SA: 孩子留学前,母亲应该在哪些方面培养孩子?

        F: 主要有两个方面吧:一方面,我认为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主要是指性格上、情感上和思想上的独立,以及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另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和强化他们的外语能力。不论在哪个国家留学,不掌握该国语言,连与当地人正常交流都谈不上,不仅会打击留学生的自信心,也会阻碍他们完成学业。

        SA: 您觉得什么阶段最适合孩子去国外读书?

        F: 如果可以做交换生,高中阶段出去一年还是可以的。年龄小就送出去读书,更容易接受外面的文化。交换生在国外呆上一年,可以就近考察自己未来希望入读的学校,也可以在当地了解哪所学校更适合自己。比起仅通过网络、中介了解国外学校要直观一些。比较起来,我更倾向让孩子大学阶段再出去留学。国外一些大学本硕连读只需要五年,比较省时间。另外,国内本科教育偏重理论,而国外偏重实践,所以一些国内大学本科生出来找工作还是比较困难。像德国的本科生毕业后直接就可以进入企业,因为他们有很多实践课程。

        留学巡视

        风景园林学 Landscape Architecture

        综合利用科学和艺术手段营造人类美好的室外生活境域的一个行业和一门学科,是以“生物、生态学科”为主,并与其他非生物学科相结合的综合学科。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化及生态环境成为新追求,风景园林专业也成为时下的热门专业,受到众多考生的追捧。

        柏林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t Berlin

        缩写TUB,或翻译成柏林理工大学或柏林科技大学)是柏林的四所大学之一,柏林地区唯一一所理工科大学,也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大学之一。柏林工业大学大约20%的学生来自于国外,使该校相比于德国其他高校更具国际化色彩。校友和教授中有8位是诺贝尔奖获得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