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人物对话
    报 纸
    杂 志
    留学 2013年12月05日 星期四

    “大留学”这个筐,装着两三千亿的产值

    专访启德教育集团总裁李朱

    孙献涛 《 留学 》( 2013年12月05日)

        采访启德教育集团总裁李朱,是凑到了他“正巧在北京”。生于1966年的李朱很有“文艺中年”范儿,他自己讲,当年读清华大学建筑系的时候,老往女多男少的北师大跑—“当然都是冲着诗歌去的,很纯很纯的。”这话骗不了同龄的老记者,20世纪80年代,校园诗歌本身就是“载不动,许多荷尔蒙”。

        “你知道吗?我开始想当作家。”提起当年广东省理科状元的历史,李朱很淡定,丝毫看不出一个状元那种天下我有、踌躇满志的痕迹,“我父亲希望我学医,我打死不肯;我老师希望我学核物理,我也坚决不干。因为我确实不喜欢那些。后来去清华学了建筑,觉得当个建筑师,很艺术的,也不错。结果现在成了一个商人,做的事儿还是回到了社会科学类别,回到了人文范畴。”

        尽管自己出国读的是工科,多年的行业经历,已经让他转变了看法。“之前我建议孩子读理工科、商科,现在我建议中国孩子读文史哲、学艺术。之前中国学生,学得再好,也就是个高级工匠;付出这么大的背井离乡的代价,现在我们要想方设法成为对方国家的主流或者中坚力量。国外大学的通识教育很厉害,好大学影响人生,这样的资源,我们要好好利用。”

        大留学,也绕不过留学中介

        在李朱看来,各种形式的留学,都是冰山在海面上的部分,每年40万留学生背后,是数量翻几番的家长和留学后备力量。这是典型的“大留学”概念—留学是一个综合了各种资源的成套动作,中介服务只是一小块,其他的配套产业可以延伸到很远的地方。比如鼎石这样的国际学校,被称为“不出国门的留学模式”,此类学校轮番冒头,产业发展很快。“大留学”这个筐里头,装下了高达两三千亿的产值。

        经过30年的加速发展,整个留学中介行业目前处于高位缓行的平台期,从前年开始,同比增幅不再有20%以上。即便是这样,李朱认为,这个行业的机会还是很多,而且在可预见的5到10年间,还能保持稳定发展。

        但是,认可留学就等于认可留学中介了吗?现在留学资讯已经很透明了,家长们的素质特别是英语能力普遍很高,能看懂也能搞定基本的资料文案,还要留学中介干什么?有没人直接把中介给绕过去了呢?《留学》问道。

        这个问题让李朱小小头疼了一下,但他否认启德因此受到了冲击而添了困惑。以美国为例,中国学生要去的有两种学校,一种是没有招生代表、基本不需要留学中介推介的,像哈佛、剑桥。这种牛校,你不推介,它都不愁优秀生源。另一种是竞争力不如哈佛、耶鲁,但学校依然很好。“美国前一、二百名的高校,比北大、清华一点不差,中国家长和学生所知甚少,万恶的排名啊,让多少优秀美国高校欲哭无泪。”

        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在全球500强企业中很受欢迎。这些学校也很想招到最优秀的中国学生,“我们和这些学校的联系就很紧密了,家长和学生找我们,跟直接找学校差不多。这样的优势,是单打独斗的家长和学生无法比拟的。”

        让市场淘汰机制解决中介原罪

        对于上述这种优质院校资源的代理,会不会出现一种负面结果:本来可以读前10的学生,结果被启德一代理,为了中介的业绩,选择标准降低,结果读了前100?《留学》继续追问。

        李朱坦承,会有这个问题,但这是一个软性的标准,无法准确计量。更为重要的则是,美国高校招生还有另一个不为中国人熟悉的特点,那就是规则和程序的刚性要远远大于中国。如果规则和程序出错,再好的学生也读不了好大学。李朱认为,无论是学生还是中介,如果连对方招生的规则和程序都摸不清、搞不定,那你的好和优秀又体现在哪儿呢?这恰恰是中介的优势—学生各自去搞定各种学校的规则和程序,这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

        但是很显然,机构对规则和程序更善于利用和突破,甚至造就了中国留学中介的普遍原罪:为了做大业绩,过度包装学生,把普通学生包装成优秀学生,把优秀学生打造成不世出的天才。

        近几年不断爆发因包装过度而引发的诚信危机,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都曾成批量地清退过不合格中国留学生。启德这样的机构,有没有包装过度的问题,要不要对此负责呢?

        李朱否认启德有包装过度的问题,但倾向性的问题还是有的,“这正是我们要警惕的。”他也记不起来启德曾为此承担过什么责任或代价,找后账的情况还是极为少见的。对于留学生权益受损后的救济渠道,李朱想了想:“可以去找消协,或者法院。”

        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留学中介的行业准入标准。要不要行业准入?谁来制定标准?谁来把关行业准入?

        李朱认为,留学中介是一个相对开放的行业,面对的中国学生千差万别,背对的国家和地区更是千奇百怪,如果行业没有出现颠覆性问题和严重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还是要慎行行业准入;目前国际上也没有这样一个行业准入惯例。至于标准制定,更需要慎重,过度的行政干预,会伤害到整个行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李朱更倾向于通过市场的自由而充分的竞争,由市场自主形成一套行业规范和约定俗成的标准。

        “比如作假和夸大的问题,这个也是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来解决的。市场竞争的压力甚至可以传到国外的高校,现在国外高校的面试官针对中国留学生的文案材料都已经学精了,如果你千人一面、流水作业一样的文案,他首先就给你打回去了。你再像之前那样作假和夸大,吃亏的是留学生本人和代理中介机构。市场淘汰机制之下,每一个当事人都要承担相应的成本和代价。从留学中介的角度看,更不愿意作假和夸大。”

        退学率里有商机

        但是不愿意不等于不去做。不久之前李朱本人在演讲中曾引用了一个来历不明的数据,说哈佛、耶鲁这样的名校里,中国学生的退学率高达四分之一。此言一出,引起了各方激辩,质疑的居多。记者再次提及此事时,李朱解释说,四分之一退学,显然是个约数,美国学生的退学率可能更大,有44%,韩国学生退学率是34%。只不过美国学生退学后的痛苦指数远不及中国学生那么高,所以不被关注。

        李朱认为,中国学生退学率高达25%,这事其实很正常—中国家长太把孩子教育当回事,出国留学成本和代价太大,所以对于退学这事实在难以接受。李朱建议中国家长改一改这种思路和心态,不然痛苦指数会高到爆表。

        作为教育服务机构的老板,李朱甚至在退学率上看到新的商机。“如果中国家长和学生想把退学率降下来,我们也有办法帮到他。这其实是一个留学低龄化的问题,”李朱说,“如果你想更好地适应美国大学的学习生活,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两年做准备,就像我对自己女儿的规划。我准备高一就让她出去读书,为此我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准备。这是我给中国家长的忠告:如果你家小孩子要出国读书的话,那么你一定要尽早去强化语言上的学习培训。”

        提起女儿,李朱赞不绝口,也有些得意,比如女儿爱读书、生活朴素都是受了自己的影响。

        作为留学的支持者和业内人,李朱很早就为女儿做了张弛有度的规划,“没法太明确,还得看她自己的人生计划。”女儿很有主意,要求读中国的公立学校,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那就去当地的学校。但国还是要出的,根据李朱的计划,高一就要出去读了。“我在中国打拼得已经够累了,不希望她也走这条路。高中就出去,不用经历高考的苦,将来也更便于孩子随遇而安。是回国还是留在外面,由她自己做主。”

        为了帮助孩子出国时能够顺畅适应,李朱从女儿三年级时就请了外国私教,每周上两节课,还亲自设计课程:“像英语角一样陪着孩子练习英语没什么用处。我女儿从小学习长笛和钢琴,很喜欢音乐,所以我请老师给孩子讲西方音乐史,切实能学到东西,积累谈资。”不仅如此,李朱每年都送女儿参加启德的游学和夏令营项目,培养对外国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帮助她认识自己的语言能力。

        “她的发音已经很好了,但是夏令营回来还是跟我说,和外国人交流不自信,觉得自己能说的东西少。”对此,李朱这个资深留学生深有感触—文化差异,这也是他对自己的孩子做出低龄留学规划的另一大原因。

        “双核人生”?我这辈子还就是中国人了!

        现在留学低龄化已经由趋势变成了现实。“几年前留学生中的70%或者60%还都是大学毕业以后去读硕士的,现在本科生能占到35%到40%了。高中及以下的留学生,快占到一成以上了。”李朱认为这是留学理性化、去工具化的必然结果,咱们的邻居日本和韩国的留学经历,都是这样一个趋势,留学到了一定阶段,必然要向低龄化转变。

        特别是韩国,到现在留学的风气依然很盛,托福是几乎每个学生必考的科目。所以韩国目前各个阶段的留学人口比例都相对稳定,高中、本科、硕士,各阶段的蛋糕都很稳定,基本不存在这一块抢那一块的问题,但越低年龄段的留学增长率,肯定是越高的。

        李朱这一代的留学生,在国外大都经历过比较明显的启示、身份认知的纠结和文化习俗的矛盾,所以他希望女儿可以尽早出去,也建议父母为孩子的留学早作打算。但是,是越早越好吗?难道早了就不会有中西方文化冲突下的“双核人生”的烦恼了吗?

        “‘双核人生’是所有留学生的宿命,早出去、早适应,可能程度会轻一点,但绝不可能消除。我研究过这个问题,中国孩子到了国外,15到20岁的时候最纠结,他会觉得我中国人嘛,为什么要讲英语,在英语环境中生存?这种纠结感和青春叛逆期混杂在一起,很伤感,也很伤人,孩子在国外的艰难感受,比国内的同龄人要高。这个阶段家长需要鼓励,给予宽容。大概25岁以后,慢慢又好起来了,他对中国人的自我认同会回归,认为做个中国人或有中国背景的美国人也挺好的。等到了40多岁以后,可能就更加明显了,理直气壮加无可奈何:他妈的我这辈子还就是中国人了!”

        语录

        关于信誉—如果你真的在乎品牌,在乎你运营的安全性;不规范的行为就像自己把剑拴在头顶,它随时可以斩下来。

        关于专业—我现在越来越认为,孩子读什么无所谓,他们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关于归国—谁愿意背井离乡、离开父母,到国外去几年、十几年,承受这种身份认证的纠结和矛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