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3月25日 星期一

    民主与治理现代化

    作者: 《光明日报》( 2024年03月25日 12版)

    胡里奥·里奥斯 西班牙加利西亚国际关系研究院创始人兼名誉院长

      公共事务最重要的是将民主与效率、政治制度与发展能力联系起来,以满足社会多数人的需求和愿望,从而实现更大的增长、福祉和社会发展。中国进行了多方探索,在民主和效率的平衡上成效显著,形成了一种符合自身历史文化的民主模式。西方习惯于非黑即白、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但中国的意识形态并非在教条主义的基础上运作,而是能结合看似矛盾却融为一体的不同元素。中国政治制度的构成是多元互动的,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国情,值得他国借鉴。

    哈桑·拉杰卜 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院长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民主已经成为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多极化世界为民主发展带来了新选择。近年来,西方在全球“叫卖”西式民主制度,但从“阿拉伯之春”到“阿拉伯之冬”,西式民主在发展中国家越发水土不服,制度短板日益暴露。这些都充分证明,强行植入西式民主只能事与愿违,结果往往与和平、稳定、繁荣的愿景背道而驰。中国打破“只有西式民主才是真民主”的固有观念,探索了一种民主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平衡了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西式民主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然的。

    科斯塔斯·古里亚莫斯 塞浦路斯欧洲大学前校长

      中国取得如此成就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国提出了相互关联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它们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加强了文明之间的联系。这些倡议坚持开放包容的多边主义,在国际社会产生了良好反响,是实现双赢多赢协同效应的有效手段。这四项倡议也有利于国际关系均衡发展,有利于构建基于平等与和平共处的全球伙伴关系。

    唐亚林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中国民主治理新形态囊括了包容的民主与能动的治理。中国式民主强调话有地方说,说出来有人听,听后有人办,办后有结果反馈。这说明中国式民主不仅具有全面系统的制度程序,还通过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的有机互动形成实打实的效果,不断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民主不仅关乎制度、治理,还需要有一个执政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种“良心+良制+良治”的复合道路。

      本报记者 蔺紫鸥、王妤心泓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