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11月28日 星期二

    高水平推动城乡区域融合开放

    作者:杨 姝 《光明日报》( 2023年11月28日 05版)

      【专家视点】

      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赋予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历史重任。重庆努力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重庆牢牢把握历史机遇,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场景中,放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放在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的首要任务中,高水平推进城乡区域融合发展,以探路先锋的勇气着力打造开放之城。

      构建完善加快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四梁八柱”。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之一,重庆紧扣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这个总目标,围绕打造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打造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样板城市这四大功能目标,确定了12项重点任务,力争到2027年实现开放通道带动力、开放平台聚集力、开放型经济竞争力、开放环境吸引力“四个明显跃升”。为确保实现预期目标,重庆还制定了机制、项目、政策、改革4个支撑体系,出台了重点政策、重点改革、重点项目“三张清单”,逐年分解细化、明确责任、滚动推进,促进目标任务清单化、项目化、事项化有序落实。

      持续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开放型经济融合发展。党的二十大以来,川渝两地都将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最重要的中心工作和目标任务,制定了共同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共建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实施方案,同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合力推进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两地各类各级开放平台协同联动创新发展,通过基础设施互通、数据信息共享、产业招商联动、创新政策和成果共用,两地开放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整体性和系统性都得到显著提升,构建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融合开放发展的新格局。

      统筹区域开发开放和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区域全面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内陆开放由“内外联动”向“辐射带动”转型发展,既是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于一体的基本市情的需要。“大城市带动大农村”是中央赋予重庆的重要历史使命,也是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必由之路。重庆加速推进城乡融合开放,近年来先后制订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通过采取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常态化开展企业个性化辅导和精准化服务等举措,指导企业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发展都市农业,推动区县重点消费品工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带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和水稻种子等农业高新技术产品拓展了国际市场。2021年,重庆农产品出口增长了20.4%,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开放型绿色产业集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文旅融合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全年实现进出口分别达55.73亿元和70.02亿元,增幅都在20%左右。主城都市区和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一区两群”协同开放高质量发展格局进一步形成。

      (作者:杨 姝,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