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18日 星期一

    俄罗斯的“气”对欧洲有多重要?

    作者:本报记者 刘军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18日 16版)

      【记者连线·俄乌冲突影响下的世相】 

      俄乌冲突发生后,欧盟对俄罗斯发动了六轮制裁,主要针对的是俄能源。然而,欧洲的能源制裁并没有成功遏制俄在乌的“特别军事行动”,反而让欧洲开始担心俄对欧全面“断气”。那么,俄罗斯的天然气对欧洲真的那么重要吗?回答是肯定的。欧盟40%的天然气供应来自俄罗斯,其中俄气占德国天然气供应量的66.1%,意大利43.3%,卢森堡27.2%,荷兰26.8%,法国16.9%。而一些中东欧成员所占比例更高,如捷克100%,芬兰97.6%,匈牙利95%,斯洛伐克85.4%,保加利亚75.2%。如果俄罗斯完全停止对欧天然气供应,欧洲国家不仅国计民生难以为继,世界经济也将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

      如果说此前是欧盟咄咄逼人地制裁俄罗斯,那么如今,欧洲人开始意识到一个“寒冷的冬季”即将到来,并着手进行能源储备。近几周来,欧洲各国政府和能源企业发现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明显减少,甚至出现完全断供的迹象。俄罗斯通过白俄罗斯和波兰向德国年输送气量达330亿立方米的亚马尔管道已经关闭,通过乌克兰年送气达1000亿立方米的输气管道的能力也降到了最低点。本月11日,俄因“年度检修”主动关闭了连接德国的北溪-1号输气管道,该管道年送气能力为550亿立方米。此前,北溪-1号对德的送气量已减少了60%。虽然俄方表示,北溪-1号的“检修”时间为10天,但欧洲人担心俄罗斯就此长期关闭北溪-1号,利用“能源武器”对欧实施反制裁。德国政府高官日前呼吁,欧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能源挑战,一切都可能发生。欧洲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实际上,为应对俄罗斯的反制裁,欧洲国家已开始增购和囤积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如增加从挪威的天然气进口量,同时从美国、中东地区增加液化天然气的储存量。据悉,尽管与去年同期相比,俄罗斯对欧天然气输送量大大减少,但欧盟从挪威、中东地区和美国进口的天然气和液化气达19亿立方米,部分填补了俄天然气的空缺。有消息说,在俄罗斯“关闭”北溪-1号管道之前,欧洲天然气的储存量已经达到2021年欧洲同期水平。从欧盟角度来看,目前天然气的储存量达到62%,而去年同期为52%。欧盟认为,在今年11月1日之前,欧盟整体的天然气储备必须达到80%以上才能保障安全过冬。不过,欧盟成员对天然气的存储能力和需求迥然不同,如德国可以满足24%的消费,法国则为28%。欧盟表示,在出现燃气危机的情况下,欧盟必须按照“新冠疫苗的配给方式”进行内部调剂和互助行动。

      欧盟布鲁盖尔智库的分析指出,欧盟现在感受到了“被制裁”的滋味。天然气危机无疑对欧盟经济复苏和社会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如果俄罗斯对欧完全“断气”,欧盟采取任何补救方式都将很难应对,因为“以液化气替代俄天然气的做法已走到尽头”,欧盟缺乏适应液化气的基础设施。该智库建议,应对欧洲“断气”的唯一可行之法是参照2019—2021年度平均值,在未来10个月内将欧盟对天然气的使用量降低15%。

      据悉,欧盟在7月20日将出台一份专门针对能源危机的报告,核心内容是“节约能源,减少消费”。有分析认为,荷比卢三国从现在开始要减少16%的天然气消耗量,否则将在2023年2月至3月间出现天然气储存耗尽的局面。庆幸的是,今年头4个月,荷比卢三国与2019至2021年度平均值相比降低了17%的天然气消耗量。换句话说,只要按照这个指数消费,三国就无“断气”之虞,不过欧盟其他严重依赖俄罗斯能源的成员可能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有分析人士指出,俄对欧“断气”直接影响到欧盟的经济振兴和国计民生。眼下,欧洲人谈论最多的是涉及生活质量的“购买力”问题。持续数年仍余波未平的法国“黄马甲”运动的起因是油价上涨20生丁(约合1.5元人民币),现在欧洲多国油价已普遍超过每升2欧元(约合13.53元人民币)的高值。如果俄主动对欧“断气”,那么在寒冷的冬季,欧洲家庭将无法供暖,不能生火做饭,势必将引发比“黄马甲”运动更大的社会动荡。如果法、德再因“气”而出现社会动荡,欧盟将群龙无首,失去前进动力。此间分析指出,尽管欧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但双方必须修缮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地理条件决定了俄罗斯是欧洲搬不走的邻居,俄罗斯的“气”则是维系欧洲生存的重要资源。

      (本报布鲁塞尔7月17日电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刘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