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24日 星期四

    收入:优化分配结构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作者:本报记者 姚亚奇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24日 13版)

        【经济界面】 

        【政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在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调节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案例】

        苏彪是山东鲁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电网信息事业部的一名工程师。近期他正在负责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班组移动终端试验管理应用软件的开发工作。7月29日,作为鲁能软件首批18名岗位分红激励机制的激励对象之一,他拿到了首笔岗位分红。

        近年来,国网山东电力面向所属的鲁能软件等市场化科技企业,探索建立岗位分红等中长期激励机制,大力推进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薪酬分配,激发重点领域技术人员的创新创效活力,不断增强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鲁能软件电网信息事业部主任张俊岭参与了探索建立岗位分红等中长期激励机制实施方案讨论和修改的全过程,他表示:“我们的激励对象为突出一线员工,部门主要负责人及以上管理人员不在分红对象之列。通过激励,技术研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专家点评】

        中国劳动学会特约研究员苏海南: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是不平衡发展的表现之一。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偏大的现象,因此需要调节收入差距,形成更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方面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大政方针和相关政策。当前,优化收入分配结构,一要托底,即托、保民生之底。要继续抓好“六稳”“六保”工作,继续执行减免税费的政策,以切实保证亿万用人单位特别是广大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和稳定,在稳就业并确保职工可以获得稳定收入的基础上,努力发挥好失业保险、医疗保障救助、最低工资制度等的托底作用,同时切实解决拖欠、克扣工资等问题,从而实现对低收入居民和劳动者的托底,防止低收入群体扩大和收入水平下滑。

        二要继续努力缩小收入差距。近年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在逐渐缩小,要稳定好这一良好发展趋势,并继续向前推进,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同时要通过继续强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富裕地区帮扶发展落后地区等多种政策,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发展,提高这些地区劳动者收入水平,逐步缩小区域间收入差距。

        三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各类用人单位要继续贯彻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使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员和经营管理人才等群体的收入能够与其所做贡献相匹配。目前,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且比例还在进一步扩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关键是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中,要继续推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升级换代、优化产品供给。随着我国由低端产业链向中高端产业链转移发展,劳动中知识含量、技术含量、技能含量增加,灰领、白领岗位以及金领岗位占比将逐渐升高,蓝领岗位将慢慢减少。在职业结构、岗位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优化调整基础上,继续实行将技术、技能、管理等要素获得与其贡献相匹配的优化收入分配政策,这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根本途径。

        四要调高,即发挥好个人所得税等相关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加快由分项个人所得税向综合个人所得税过渡,有效调节过高收入,缩小社会群体之间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将对内需产生直接的拉动作用,其对内需的高质量需求,又将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产品结构的换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无疑将对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拉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报记者 姚亚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