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一

    从三件事看深圳文化领域的创新

    作者:吴俊忠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19日 07版)

        【特区故事】

        讲述人:深圳大学城市文化研究所原所长、教授 吴俊忠

        我是深圳大学一名老教师,已在这里工作生活了33年。谈到与深圳改革创新相关的经历,三件鲜活的小事就涌现在眼前。

        一件求职小事。1986年,即将硕士毕业的我到深圳找工作。在深圳人才交流中心,有人盛邀:“小伙子,我是深圳某银行的,去我们那儿工作吧。”我问他:“我是比较文学专业研究生,没有学过金融,到你们那儿能干什么呢?”他回答:“学什么专业不重要,只要能力强、文笔好、有责任心,就是我们想要的人才。”他的话让我感到,这就是深圳与其他城市的不同。选用人才,不强调专业对口,不苛求工作经验,只要你有发展潜力,就敢录用你。

        一份教学感悟。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深圳迫切需要各类专业人才,深圳大学办起了各类大专班。大专班“宽进严出”,入学不用考试,毕业严格考核。由于大专班开设的课程多是以往高校专业体系中没有的新课,对教师来讲,是个很大的考验。1987年,我到深大中文系报到后,第二年就按系里要求,承担了8门课的教学任务,边学边教、日夜兼程。这种经历丰富了我对大学教学的认知。在急需人才的深圳,教育与特区发展同步,任何旧观念、老思路,在此都行不通。

        一个理论观点。1997年,我在《深圳商报》发表《超越参照》,明确提出:“深圳文化创新在严格意义上是没有参照的创造性行为,需要的是超越参照的创造性思维。”今天,这个观点已然成为深圳文化创新的客观现实。1988年,时任深大中文系主任的胡经之教授提出把深大中文系更名为国际文化系,理由是,为了培养中西融通的创新型人才,必须让学生接触中西文化。更名报告报到学校,很快批了下来,全国高校中唯一的国际文化系就这样诞生了。这表明,在深圳创新没有清规戒律,敢于想到才能真正做到。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王斯敏、严圣禾、李晓、陈之殷、党文婷)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