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一方面,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政治、经济、科技等格局面临深刻调整,我国将面对更多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我国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既有多年发展积蓄的宝贵优势,也有各项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的艰巨任务。这些因素既为我国今后五年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带来一系列新机遇,也提出了一系列新挑战。如何深刻认识并把握新变化,顺应大势实现转危为机、危中寻机,是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必须应对的重要课题。
我国步入新发展阶段,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未来五年,我国仍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鉴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发展动力更多取决于自身的经济绩效和政策选择。当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随着中国经济自身禀赋有效配置和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国内大循环活力愈加强劲。
我国具有独特的制度优势,经济发展稳定向好,人力资源丰厚,市场空间广阔,具备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多方有利条件。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信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全面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改革是我国在“十四五”时期实现更大更优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新目标的动力源泉。今天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爬坡过坎的关键期,必须以更大的勇气、更多的创新去大胆探索,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十四五”时期,改革涉及的领域非常多,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创新能力无法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的短板弱项等都需要拿出更大的智慧和勇气去一一解决。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构建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关起门来自己搞建设,而是打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倒流逆风,很多人对全球化有疑虑,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但是应该看到,世界经济已经深度依存与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大势所趋。“十四五”时期,我们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对外开放格局,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全球化顺利通过当前所处的崎岖阶段。
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基本途径之一,是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要做到这一点,我们要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带动更多国家更大规模的开放,在开放中推动和引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在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规则基础上,把庞大的国内市场与全球市场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实现两个市场之间规模更大、效率更高、动力更强的良性互动。
需要强调的是,越开放、越发展,越要注重安全。在实现高水平开放中确保国家安全,已成为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的基本内涵。“十四五”时期,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快完善安全发展体制机制,切实提升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本报记者 温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