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17日 星期四

    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水平跃升背后的思考

    作者:万勇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17日 02版)

        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水平在2018年跃升至全球第8位,过去5年间,平均每年提升近3个位次。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评价报告》显示,无论是创造指数、运用指数、保护指数、环境指数这4个专项指标,还是综合发展指数这一总指标,中国评分均持续上升。今年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收官之年。据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前述“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这一目标已基本实现。

        该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授权量为35.4万件,是2010年的4.8倍;国内(不含港澳台)商标注册量为602.8万件,是2010年的5.2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3.3件,是2010年的7.6倍。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最新数据,2019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该组织《专利合作条约》框架下国际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国家。

        除了知识产权创造蓬勃发展外,近年来知识产权运用的稳步提升也颇为惹眼。随着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然而,我国融资担保方式仍高度依赖于不动产担保,导致一些创新型企业虽然拥有光明“钱途”的高科技,但仍难以利用知识产权进行融资,无法获得资金开展研发创新,由此限制了企业发展。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文件,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知识产权运用的支持力度。去年,中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总额超过1500亿元,虽然总量规模仍不算大,但增速高达约24%。未来,我们要不断破解影响企业知识产权运用的体制机制障碍,使“知本”变为“资本”,让“智产”撬动“资产”。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积极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制度经验,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完成了发达国家数百年走过的制度变迁之路。进入新时代,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知识产权被放在“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等语境中加以强调和部署。今年5月通过的民法典,专门规定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进一步提高侵权代价,有效遏制侵权行为。9月以来,最高人民法院连续发布6个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司法文件,规定和完善知识产权司法救济措施,全面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惩治力度。随着这一系列创新举措的落地实施,中国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保护水平将进一步全面提升。

        面对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各项指标量质齐增的良好态势,可以说中国知识产权大国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不过,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知识产权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由知识产权大国迈向知识产权强国,要求我们继续改善知识产权制度环境与市场环境,强化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营造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增强知识产权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围绕正在加快形成的新发展格局,大力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培育更多经济新增长点。在全球视野下,中国还应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为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不断完善提供更多中国方案、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作者:万勇,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法教研室主任、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