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镜头】
2020年上半年,沈阳迈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造了一个月“拼”出一年产量的奇迹。
“我们早期用户主要集中在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波兰等多个欧洲国家;到4月底、5月初的时候,迈思医疗开始向亚洲、美洲等地的多个国家发送了产品,前后发送了近7000台的机器及7万套耗材。”迈思医疗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少纯说。
在危机和变局中不畏惧、不退缩、不懈怠,在沉着应对中捕捉机遇、抓住机遇、创造机遇。沈阳市浑南区一大批掌握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走出了一条逆袭突围路。这得益于浑南区为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而不断建立健全政策协调联动机制、落实好各项奖励与税收减免等政策的主动作为。
创新驱动,唯快不破。近年来,浑南区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为抓手,以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为重点,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建成了集咨询、审批、服务于一体的“浑南会客厅”;深入推进“万人进万企”主题活动,今年年初以来累计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437件。在浑南区,越来越多的企业立足专、精、特、新,聚焦于细分市场领域并不断以技术创新占领行业高地,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成为“单打冠军”“隐形冠军”。
今年上半年,沈阳民航东北凯亚有限公司大规模招兵买马,扩招至1500名程序员队伍,打造研发中心的“编程天团”。近年来,随着国内5G技术逐渐成熟,我国民航系统信息化脚步加快,东北凯亚不断加快研发速度。疫情期间,国内各航空公司激发出旅客健康申明、人员筛查等新需求,同时对航空公司各种平台性系统软件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东北凯亚利用技术及经验积淀,在36小时内紧急研发上线了“机场旅客健康申明系统”,并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上线使用。该产品上线仅8天便在全国135个机场投入使用。
沈阳市浑南区把科技创新作为战略支撑,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在成果转化上,浑南区完成东北科技大市场线上平台升级改造,上半年对接科技成果502项;在人才引育上,相继出台《沈阳高新区人才强区若干政策》等文件,支持科技人员携带科技成果在区内创新创业,建成院士工作站1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4个;在科技企业培育上,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3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35家,备案瞪羚独角兽企业14家,总量和增速均居全省前列。
东北大学今年毕业的博士生王昊杰,便是浑南区人才强区政策的受益者。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王昭东教授的指导下,他把一篇篇学术论文“写”在一条条国内生产线上,写在他于上学期间创办的科研型企业——东博热工科技有限公司里。如今,随着公司在国内相关领域知名度的提升,公司达到了百人规模,90%以上都是科研人员,博士、硕士比例超过30%。团队人员除来自沈阳本地,还包括北京、上海等地的专业人才。他们对标法国、德国等国际最先进的技术标准,代表相关领域中的“国家队”水平,与国际巨头对话。今年上半年,东博热工成功研发出制造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单晶叶片的特种凝固装备、涡轮盘梯度热处理原型装备。
仅仅创立两年多,东博热工在沈阳国家高新区内实现了快速发展。“今年,即使在疫情影响下,我们仍按时间节点推进在建工程和在研项目,预计今年销售收入与去年相比可翻番。”王昊杰说。
(本报记者 刘勇 本报通讯员 傅淞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