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19日 星期三

    我愿天地炉 多衔扁鹊身

    ——“最美医生”称号获得者先进事迹综述

    作者:本报记者 金振娅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19日 03版)

        医者仁心,止于至善。

        在我国,400多万名医生每天都在为守护生命苦战!每一次的治疗,都是与病魔的厮杀;每一次的抢救,都是与死神的争夺!

        名医大家,灿若星河。日前,中宣部和国家卫健委共同推选出10名“最美医生”和1支“最美医生团队”,他们生动地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

    仁术济世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做一个人民的好医生,把爱心奉献给渴望光明的患者”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眼科主任医师魏文斌的不懈追求。

        为了救治更多的病人,魏文斌带领眼科团队,在国内首次开展眼内肿瘤局部切除和局部放射治疗,打破了眼恶性肿瘤必摘眼球的传统;首次进行治疗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的手术;勇敢地闯入眼底手术禁区——以微米为计量单位的“黄斑区”,在眼科领域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对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饶明俐来说,“我就喜欢当医生,当大夫是我这辈子最快乐的事,如果有来生,我还要当大夫”。

        今年88岁高龄的饶明俐,一直深耕于神经内科领域。行医60余年,在我国神经内科领域早已名满天下,耄耋之年本可以颐养天年,但她仍坚持每天出诊。

        中国卒中学会授予她“终身成就奖”的颁奖词中这样评价:治病救人是她生活中最大的快乐,为此她甘愿付出一生,无怨无悔;人们授予她名医的称号,是全面肯定她精湛的医术、崇高的医德和无私的人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柴嵩岩,行医70载,坚持“心不如佛者,不可为医;术不如仙者,不可为医”的信念,为无数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疑难杂症的妇女送去健康,被渴望孩子的家庭誉为“送子观音”。

        近30年来,柴嵩岩先后师带徒10人,培养了一支在业界享有盛誉的中医妇科团队,带出一个中医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国家级重点专科。同时,她总结梳理70年积累的临证经验,指导学生撰写《柴嵩岩中医妇科精粹丛书》,惠及后人。至今,她仍坚持每周出诊四次,年门诊量逾万人次。

        在健康扶贫的征程中,有一支“最美医生团队”,他们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通过签约服务管理、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对口支援帮扶、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方式,深入基层一线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增强贫困地区的医疗服务能力和可及性。多年来,这支健康扶贫团队提升了贫困地区百姓的健康水平和健康素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

    甘于奉献

        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生活的宁静,4.2万名医护不顾被病毒感染的风险,奔赴疫情最为严重的荆楚大地。

        “从投身护理工作那天起,我就想好了,此生要用爱心和双手,为天下患者服务。”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护师杨惠云说。

        2月7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到组建130人国家医疗队指令,杨惠云毫不犹豫,主动请缨。经过筛选,杨慧云入选医疗队并担任副队长。2月9日凌晨,这支医疗队接管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该病区收住48名重症病人。

        杨惠云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每天连续工作4~6个小时,不吃不喝,不能上厕所,脸上留下的是护目镜深深的勒痕。哪一床病人缺鞋子,哪一床病人没吃的了,细小之事,杨惠云都记挂心上。

        我愿天地炉,多衔扁鹊身!在各地医务人员从四面八方奔赴湖北时,还有大量的医护人员坚守当地,死死护住了当地百姓的安危。

        广东省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蔡卫平,30多年来,一直战斗在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第一线,先后参加了非典、禽流感、登革热等重大、突发传染病的收治工作,在感染非典的情况下仍坚持指导临床治疗,为广州市、广东省成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出积极贡献。

        今年,蔡卫平又站在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线。作为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专家组的成员,医院隔离病区总负责人,蔡卫平肩负着“指挥官”和“战士”的双重身份,不仅战略部署快速,治疗上更是胆大心细,不断优化治疗策略,救治了很多患者。

        福建省福清市城头镇吉钓村卫生所医生王锦萍,是村民们信赖的“海岛120”。为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王锦萍放弃和家人春节团聚,除夕当天便背着药箱回到吉钓村,24小时在岗,保障着近600名岛民的健康和安全。

    勇攀高峰

        为了救死扶伤,医学探索从无止境。

        有一位家住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蒙宜乡的藏族姑娘,全家6口人,其中有4人因罹患被称为“虫癌”的肝包虫病去世,而她也未能幸免。

        为了救治这个年轻的生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外科主任医师王文涛决定到当地医院开展手术。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王文涛吸着氧气走上手术台——患者肝脏及其周围重要血管已被包虫吞噬殆尽!强忍着高原反应,经过15个小时的手术,王文涛终于完成了这台世界巅峰级的肝脏外科手术。

        肝包虫病在四川藏区患病率极高,难以通过传统的手术方案进行治疗。经过探索,王文涛将“体外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技术”成功运用于晚期包虫病的治疗:将患者的肝脏从体内取出,在体外将病灶剔除干净,再把剩余的肝脏移植回体内。因技术难度极高,全球仅有几家医院可开展。

        医者术精,才能从死神手里抢回一个又一个生命。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主任医师丁文祥,是中国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的开创者,也是我国小儿心胸外科临床手术完成数量纪录的保持者。

        为使小儿心血管外科技术在全国推广,20世纪80年代起,丁文祥在国内首创了培训班。至今辐射全国50多个地区100多家医院,累计培训小儿心血管专业医护人员千余人次;为全国30余家单位建立小儿先心病诊治中心,培养了成套专业队伍,共同搭建起国内小儿心胸外科的大平台。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肖颖彬,从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开展婴幼儿先心病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到成功完成国内首例胸腹连体儿分离、全球罕见“异位心”婴儿心脏复原等一系列高难度手术,不断突破禁区,一次次站在了心脏外科医学的制高点。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建国,从事传染病防控工作30余年,率领团队完成多起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的病原学调查,包括1999年苏皖大肠杆菌O157∶H7暴发、2005年四川人感染猪链球菌、2005年脑膜炎奈瑟菌4821序列群暴发、2006年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暴发等9起在我国有较大影响的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

        8月19日,是我国第三个中国医师节。悬壶济世,仁者为医!向天下的医者致敬!

        (本报北京8月18日电 本报记者 金振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