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笔谈】
青海湖裸鲤,俗称湟鱼,是湖中唯一的水生经济动物,处于青海湖整个生态系统的核心地位。1964年青海湖裸鲤被列为国家重要和名贵的水生经济动物;1994年《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将其列入鱼类优先保护物种二级名录;2003年青海湖裸鲤被列为青海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2004年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
20世纪,由于人们对青海湖资源的无序开发,加之入湖河流减少、水位下降、湖水盐碱度升高、产卵场干涸等因素,使得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由1959年资源开发初期的32万吨,锐减至21世纪初的不足0.3万吨,严重威胁着青海湖及其流域的生态安全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青海省委省政府及时采取措施,先后进行了5次封湖育鱼。近30年来,青海省又针对青海湖裸鲤资源监测、生境修复以及人工繁育、增殖放流的理论和技术开展研究,取得多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有力地支撑了封湖育鱼工作。目前,青海湖裸鲤的资源蕴藏量已经增加到9.3万吨,增长了近30倍。青海湖裸鲤资源保护和恢复的成果,成为世界同类地区土著鱼类保护和资源恢复的成功范例。
回顾青海湖裸鲤资源实现有效恢复所走过的艰难历程,几代省内外科技工作者和青海湖湟鱼养护人付出的艰辛仍历历在目,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对青海湖湟鱼资源的保护和恢复功不可没。
从1990年起,在亲鱼收集、生殖细胞的采集、体外受精、人工孵化、仔稚鱼培育等方面,我们进行了十多年的摸索,为正式开始青海湖裸鲤人工增殖放流试验积累了大量经验。1997年增殖试验站成立后,每年将海北州刚察增殖放流站孵化的鱼苗运输到西宁青海湖裸鲤国家级原种场的池塘内继续培育,次年6月份再将1龄的鱼种运输到刚察县沙流河、泉吉河等放流入青海湖。当时,受精率不高、孵化率低、成活率达不到要求,一直是困扰我们的技术瓶颈。如今,看着在循环车间养殖池水面上欢跃的苗种,以及河道内千军万马般奋力洄游的亲鱼,我们深感欣慰。
在西宁青海湖裸鲤国家级原种场,我们曾进行鱼苗和鱼种的开口饵料研制,蛋黄、粉料、卤虫、豆浆和配合饲料等轮番上阵,从饵料的适口性、营养需要量、饵料调制和配合加工技术等逐一攻关,确保鱼种在1龄时体重从5克达到10克以上,提高放流的成活率。小瓜虫病、锚头蚤病等是鱼苗和鱼种养殖期间的常见病,于是我们摸索出清塘消毒、池塘暴晒、提高水体盐度、中草药投放等疫病防治的有效手段,使得鱼苗生长速度慢、大批死亡的现象一去不复返。
从2016年建成工厂化循环水人工养殖车间开始,鱼苗和苗种就搬进了“新家”,有了恒温、溶氧充足、酸碱度恒定的养殖水体,它们的成活率提升至90%,放流规格和年人工增殖放流规模显著提升。2018年工厂化循环水人工养殖车间扩建至1.5万平方米,年放流规模提升至2000万尾。现在,车间里往来穿梭的机械起网车完全代替了繁重的体力劳动,从前穿着下水裤在冰冷的池塘中喊着号子集体起网的场景已经成为历史。
来自省内外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们对青海湖裸鲤资源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在苗种孵化培育、营养调控技术研发、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循环水车间运行、资源蕴藏量调查和评估等方面,大家联合攻关,不断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最终建立起完善的人工增殖放流技术体系。青海湖裸鲤资源保护和恢复技术的一系列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十余项,《青海湖裸鲤资源保护与恢复》成果也被青海省科技厅推荐入围2019年全国科技进步奖评选。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不断推进,科技投入不断加大,科学技术在青海湖裸鲤资源保护和恢复工作中的推动作用日益显现,科技工作者的热情也空前高涨。人工增殖放流的青海湖裸鲤苗种,从放流进入河道再到进入湖水,都经历了哪些适应胁迫?鱼种在适应湖水的过程中生存状况如何?每年洄游产卵的亲鱼在各个河道的不同种群间存在什么样的种质差异?这一系列的问题相继摆在我们面前,青海湖裸鲤资源保护和恢复的科研攻关仍然任重而道远。
(作者:李长忠,系青海省农牧业科技创新冷水养殖产业技术转化研发与水生生物保护平台首席专家、青海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