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抢险先进典型】
烈日西斜,热浪不减。安徽省当涂县乌溪镇一心村民兵营长王富来到了黄池河大堤上的村段中队部。还有几个钟头,他要带着一心村的民兵和村民从这里开始,在“大埂”上“跑水牌”。
在当涂,圩堤被当地人唤作“大埂”。王富脚下这条大埂全长78.2公里,埂外是滔滔黄池河水,埂内是距今1700多年历史的“皖南首圩”——大公圩。在这片36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20多万人繁衍生息,人口约占当涂县的一半。
从7月7日起,黄池河水位达到了圩堤的保证水位12.6米,并持续了近三周。8月4日下午,在黄池河大堤一心村中队部,记者见到了这位41岁的民兵营长。从7月6日开始,已经在大堤上奋战了一个月的王富皮肤黝黑,全身消瘦。
王富所在的一心村有民兵14人,汛期他带着在村的民兵和村民共49人上了堤。在大公圩78公里的堤坝中,一心村的责任段有817米。
“跑水牌”是当涂民间独特的防汛巡逻方式,巡堤人在防汛埂段上巡视,要扛着一块写有“水牌”的牌子。巡堤人沿堤坝观察水情水势以及圩堤是否有渗漏等情况,到达下一责任埂段后,再将“水牌”交接给相应的巡逻人员。
水牌从一个责任点送到下一个责任点,一轮完了,再进行第二轮,24小时不间断。“汛情吃紧时,我们每一个小时‘跑一次水牌’。”王富告诉记者,民兵和村民每小时就要巡视一次责任埂段。
“跑水牌”不是小孩子的“过家家”游戏。在大公圩一心村责任埂段,王富采用的是“7人拉网巡查法”:大堤上2人,堤内坡体1人,大堤二级台阶2人,三级台阶2人——7个人一条线并行推进,如同战场上“扫雷”的战士。
每次“跑水牌”,王富和村民都要穿上及膝胶鞋,拿着手电筒,带着铁锹在泥泞的堤体上翻找。“用脚踩——踩踩有没有地方松散下陷;用眼睛看——看看积水的地方是清是浊;用手试——试试积水是冷是暖。”
王富告诉记者,遇到渗漏,绝对不能填埋,而要“开沟沥水”,否则大量渗水积存在土质的大坝内就会造成管涌、塌方。“开沟沥水”是父亲王本才教给王富的防汛本事:从渗水处挖出一条一锹深两锹宽的沟槽,把渗水从坝体上引下来,引入圩内的沟塘。
如今,71岁的王本才也上了大堤,闲时为堤坝上的村民送水送菜,忙时就和大伙一起“跑水牌”。同时在大堤上值守的,还有王富的侄子,95后王周子。
“守大埂不是哪家哪户的事,我有一分热就得发一分光。”在一心村,王本才当过15年村干部。今年,他特别担心儿子王富在大堤上带不好队伍,领不起头。
“全村好几十口人在大埂上守了几十天,身心疲惫,凭啥还要听你发号施令?你要当领头羊,哪里最难你就得去哪里,哪里最险你就得去哪里!”王本才是这样嘱咐儿子王富的,王富也是这样做的。
7月14日下午,一心村毗邻的金庄村南圩堤坝责任段发生塌方险情。在向乡镇防汛指挥所报告的同时,王富带着8名抢险人员率先赶到现场支援,迅速寻找渗漏点、确定塌方范围、开沟沥水……为后续机械化抢险队伍进场打好前站。
7月20日,为保证大公圩堤坝安全,上级指挥部决定对大公圩外缘的南圩堤坝实施分洪,在上午10点接到命令后,王富又带头对南圩负责区域内进行地毯式搜索,直至当天下午3点40分,南圩内117名从事水产养殖的农户全部安全撤离至大公圩内。半小时后,南圩成为一片泽国。
南圩分洪后,王富带领民兵与村民吃住在黄池河大堤上的“中队部”,全身心投入大公圩一心村段的巡护中。所谓“中队部”,其实是防汛期间一座临时搭建的临江窝棚。村民们用钢架在大堤上搭起离地一米高的平台,棚顶铺上防水布,棚下铺上木板供巡堤人休息。在现场,记者见到,一个30多平方米的“中队部”,并排放着40多张凉席。
“中队部通风透气,我们住在里边还能随时监控水情”,守堤坝吃得苦,王富和同伴们甘之如饴。“民兵也是兵,也有强大的组织力与战斗力。”王富说。
随着连续降水结束,黄池河大堤水位也从保证水位12.6米下降至11.98米,并且以“每天八九厘米的幅度缓降。”
“我们还不能撤,‘黑格比’可能要来了!”王富一脸严肃地说,4日凌晨,2020年第4号台风“黑格比”从浙江登陆。为保护坝体安全,守堤村民提前开始在堤面外侧铺设防浪布,以备不时之需。夜幕降临,堤坝上架设的白炽灯开始次第亮起,宛若漫天繁星——今夜,它们照亮了民兵营长王富的巡堤路。
(本报记者 马荣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