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服气哦!你看大家收入高了!”在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泗渡镇,63岁村民王亮芬边摘茄子边说。一旁的村干部朱小兵说:“放在以前,他们可不会这么想,就拿土地流转来说,觉得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舍不得转给别人。现在变了,流转后,在合作社上班,农民每月收入至少有1500元,再加上流转土地、入股合作社,每户年收入两三万元不成问题。”
采访中,记者感受到农民群体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从分户单干转变成合作社的集体协作。农民收入也高了,乡村风气也随之改变。
“以前,我每年要帮着调解矛盾10多起,现在最多一两起。”作为党员的朱小兵道出了缘由,“经济条件好了,大家都更讲理了。原来农田灌溉有矛盾,村民时不时会吵架,现在大家忙着上班,谁有那闲工夫闹矛盾呀。”如果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村民会怎么做?记者好奇地问毕节市赫章县水塘乡新河村的驻村干部的赵梅英。她说:“修路,需要占村民的地,但他们都很理解,没有人提出要补偿款的,让我们驻村干部非常感动。”
这几年,在贵州赤水的农村出现了很多热心志愿者。农村志愿者,情感朴素,但作用不小,有时一个热心人可以带动一群人。小关子是赤水河畔的一个自然村,居住着百十户人家,晴好天气的傍晚,文化小广场定时热闹起来。赵群西是村民眼里的“明星”,吹拉弹唱跳样样在行。去年9月,他主动加入村里的“葫芦”文艺志愿者队,带着村民们唱起来、跳起来。在他的影响下,村民中打麻将的少了、信鬼神的少了、乱扔垃圾的也少了。“分享自己的爱好,又改变着大家的生活,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赵群西说。
农村志愿者已成为撬动乡风文明的一个支点。赤水市以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为契机,已组建126支乡风文明指导队,开展志愿项目活动3018项(次),发展农民志愿者6000余人,农民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3万余人次。
变化并不止于此。以前,赤水农村低俗婚闹现象时有发生,两河口镇针对问题,孵化出“花轿计划”,镇文明实践所准备一顶花轿,以志愿者为中介,为婚礼准备花轿,新娘新郎着唐装,行传统中式婚礼,找回了婚礼“乡愁”,告别了不文明婚闹。创新,改变着乡风文明。不仅要关注农民经济层面的小康,更要关注精神层面的小康,并以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这需要基层政府寻找更多“巧办法”,不仅要符合农村实际,而且让村民接受,合理的引导使之成为一种时尚,让乡风文明往“深”里走,往“实”里做,往“心”里去。
(本报记者 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