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23日 星期四

    做大“一棵菜” 扮靓古渔村

    作者:本报通讯员 博达 本报记者 张勇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23日 05版)

        【长镜头】  

        绿色是大理苍山洱海的发展底色。近年来,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倾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绿色能源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这绿色三张牌,引领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日,在大理耘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弥渡育苗基地,公司员工任丽萍和五个同事正忙着育茄子苗。“每盘128苗,每人一天可以育苗100多盘。”任丽萍干劲儿十足。

        “弥渡没有工业污染,光照、温度、土地和劳动力等优势,是发展蔬菜产业的黄金之地。”大理耘飞农业科技公司董事长李树春这样说。2012年11月,来自山东寿光的李树春路过大理弥渡县,这里的好环境让他印象深刻。2013年3月,李树春在这里投资320多万元,第一个76亩高标准设施蔬菜基地正式开工建设,当年建成。

        “他种下了一粒‘种子’,长出的果实是弥渡高标准、规模化、效益化的新路子。”弥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潘志华介绍,在李树春的引领下,以“蔬菜王国”著称的弥渡在蔬菜产业发展中实现了“换挡升级”,曾经的“小、散、弱”局面一去不复返,真正做强做大了“一棵菜”产业,带动4.6万农户种植蔬菜22.4万亩,产值23.3亿元。

        弥渡的“一棵菜”只是大理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大理州以构建云南绿色农产品和食品区域中心为定位,着力打造滇西绿色农产品聚集中心、绿色农产品产业加工流通中心、绿色农产品重大产业基地及品牌中心、绿色农产品对外辐射中心。”大理州农业农村局原产业办主任张茂云介绍,大理重点推进核桃、蔬菜(含食用菌)、水果、乳业及肉牛、生猪、中药材6个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以农产品和食品加工营销为龙头,以打造“洱海绿色食品牌”为重点,努力把洱海流域建设成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区。

        近日,记者深入大理州大理市伙山村拜访居住在双廊的艺术家沈见华。12年前,沈见华一家从上海迁到了山清水秀的小渔村双廊,成立“双廊白族农民画社”,培养了王秉秀、张培秀、赵新莲等双廊最早的一批农民画家。5年前,沈见华把他的家连同双廊白族农民画社一起搬到了伙山村。导演张扬以沈见华和农民画家们的生活为题材,拍摄了一部纪录电影《火山》,已在2019年农民画家珠海画展开幕式上首映。

        大理市双廊镇这个“洱海边千年古渔村”特色旅游小镇正在释放出独特的魅力。大理市在古镇核心区实施创4A景区各项措施,通过盘活山区资源吸引游客上山体验乡村旅游,推动山区劳动力下山务工;引入优质龙头企业上山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帮助山区农产品下山销售拓宽产品销路;引导艺术家上山落户创作,带动山区群众制作艺术品下山出售,形成了“游客”“老板”“艺术家”三上山,“劳动力”“农产品”“艺术品”三下山的良好格局,走出一条山下旅游带动山上产业发展、山上扶贫拓展山下旅游经济的绿色发展之路。

        目前,大理州确立了“全力把大理打造成全国知名的高端医疗健康园、医药产业科技园、养生度假后花园、康体养老幸福园、体育健身娱乐园、文化旅游伊甸园”的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发展目标,努力将大理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特色文化、民俗风情转化为发展优势,将大理州打造成为“宜医、宜养、宜健、宜游”的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

        (本报通讯员 博达 本报记者 张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