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
近日,河南省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下称“河南餐协”)同郑州市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下称“郑州餐协”)的一场“掐架”备受关注。
“掐架”的起因是,郑州餐协6月底承办了郑州“十佳豫菜”“十佳河南名小吃”评选,评选结果公布的第二天,河南餐协公开发布红头文件,直指该评选“不具有全省范围的公认度”,并要求全省各地方餐协以后举办“豫菜”评审、宣传活动,要“事先通报省餐协秘书处”。对此,郑州餐协理直气壮回应称,“未更改技术标准”“与河南餐协无上下级领导关系”。言下之意,这场评选并无越界和不妥。
在疫情危机警报尚未彻底解除的时候,两家餐饮协会因为一场评选而公开“掐架”,这多少让公众感到意外。在不少人的认知中,行业协会是政府与企业的沟通桥梁,它是为企业服务,维护行业权益的社会中介组织。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危机,让餐饮和酒店行业大受冲击,虽然第二季度情况好于年初,但仍很难说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对于餐协来说,它的头等大事,应该是做好行业内的“服务员”,想办法激活疫后餐饮市场,关注那些小微餐饮企业和店铺,让整个行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加快复工复产。有网友戏称,如果两家餐协非要以“掐架”的姿势上头条,那更希望是服务企业的手段之争。
两家餐协看起来争的是“面子”,但“里子”或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众所周知,企业加入行业组织都需缴纳一定的会费,行业组织也多通过举办一些评奖活动来增强自己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反过来,当这些评奖等活动能为相关企业带来明显利益或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时,则会进一步加大企业入会的动力,如此形成正向循环。河南餐协为一场评选而发红头文件,其负责人声称的“太敏感”,是否也是利益的奶酪被动了之后的真实反应?毕竟,河南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2018年,郑州一个市的餐饮收入位列全国第四,占河南省餐饮全行业收入的近四分之一。郑州餐协这场声势不小的评选,很难说不会对既有的利益格局构成影响。
值得指出的是,在2015年中央部署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以来,包括餐饮协会在内的行业协会都绝不应该有任何行政管理的职能,也不应再作为行政管理机构的助手而存在。河南省发改委、民政厅也于今年4月印发全面推开“二政府”脱钩工作的相关文件,文件显示,河南餐协已与原主管单位河南省商务厅脱钩。不过,在两家餐协的这场“掐架”中,却仍能看出一些行政化色彩。无论是红头文件发声的阵势,还是行政部门的办事方式,都让人对涉事协会脱钩改革是否到位心存疑问。
其实,对于豫菜来说,何为“十佳”,消费者会用实际行动做出选择,任何组织和机构都没有最终定义权。同理,对于行业协会来说,何谓行业内“服务员”,企业也自会给出答案。事情发酵后,郑州餐协和河南餐协的有关负责人均统一口径称这场“掐架”是“一场误会”,是“自己人的事”。冲突或许能被平息,但暴露出的问题不能不了了之。行业协会从形式上脱钩到本质上脱钩,成为真正服务于企业发展、增益于行业转型升级的社会团体,看来仍有不短的路要走。
(作者:莫洁,系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