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20日 星期一

    推动“两山”转化的基本经验

    作者:孙要良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20日 10版)

        孙要良

        因区域、人口、产业、生态等条件的不同,近年来,各地在推动“两山”转化时,选择了不同的转化路径,打造了不同的转化模式。这些基本经验可以梳理如下:

        为生态资源寻找商品载体。由于生态环境消费不具有很强的排他性质,难于计量、计价,为此必须为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寻找到委托品或载体,通过它们来体现或代表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的特性。

        建设连接“两山”的基础设施。推动“两山”转化离不开完善的交通和信息基础设施:没有它们,绿水青山就会变成没路去或无人知的世外桃源;有了它们,才能合理引导经济、产业、人流的去向,吸引人气、资本、产业、项目进来,推动原料、资源、产品出去。

        嫁接比较生态优势与其他优势。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在开发生态资源时,要尽可能将比较生态优势与其他优势(如人口、技术、交通、市场)嫁接起来,形成“生态+”的开发内容、产业结构,形成优势产业之间的叠加效应,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

        推动三产融合,延长产业链条。传统生态产业链条短,产业附加值低,价格波动明显,市场受制于人,抗风险能力差。为此,必须延长产业链条,在不同的产业梯度上开发生态产品,抵抗价格波动,分散市场风险,提高产品附加值。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生态产品文化内涵。生态产品具有高度的形状、品质和地域相似性,市场上很容易出现滥竽充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要实现高品质生态产品溢价,必须加强品牌建设,让消费者形成消费记忆,培养品牌忠诚度。

        作者:孙要良,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教授

        (本报记者张蕾、冀文亚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