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20日 星期一

    贵州毕节

    凝聚精气神,打赢收官战

    作者:本报记者 黄小异 吕慎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20日 05版)

        【长镜头】

        “七一”刚过,贵州省毕节市就传来好消息:通过半年的挂牌督战,该市剩余的12.5万贫困人口已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未出列贫困县、村已全部达到摘帽退出条件。收官之战,初战告捷。

        在毕节市聚精会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全市上下不仅没有松懈,反而迸发出“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的精气神。聚焦重点、瞄准短板、集中兵力、压实责任,一连串行之有效的“毕节战法”,让这个曾经“苦甲天下”的贵州西北角,彻底撕掉了长期挥之不去的贫困标签,迎来了全面小康。

    特色农业“土生金”

        一棵棵从石缝中长出的花椒树,像极了不甘贫困的毕节人。

        近日,记者来到毕节市纳雍县董地乡街上村的九叶青花椒种植基地,一粒粒饱满油亮的青花椒挂满枝头,空气中散发出阵阵麻香。

        贫困户王春在花椒种植基地务工,工作内容是剪花椒、摘花椒、补花椒苗等。“一个月最少有2200元的收入,最高的一个月2700元。”王春说。

        据了解,街上村荒山种植九叶青花椒共1000余亩,目前400亩已进入初产期,预计产值可达200余万元,可辐射带动当地265户1200余名群众持续增收。

        “这株是昂斯洛,这株是盛世,这株是海岸……”6月16日,纳雍县高峰村的蓝莓种植专业户王必进在基地给客户介绍蓝莓品种,看着硕果满枝,他满心欢喜。

        以前,王必进就靠种洋芋、苞谷,连口粮都不够,只好外出务工。几年前,王必进去云南的姐夫家做客,发现蓝莓销路好、产值高,就琢磨着自己也试一试。

        蓝莓适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经过检测,高峰村的土壤PH值特别符合要求。2018年,王必进从外地选购了优质蓝莓品种,经过几年的摸索,终于掌握了这项技术,今年,蓝莓开始进入盛果期,亩产值可达四五万元。

    劳务就业稳收入

        纳雍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在当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收入中,务工收入就占了70%以上。面对疫情冲击,如何走好劳务就业扶贫之路?

        每周四都是纳雍县勺窝镇的赶场天,这个集市不仅有菜卖,还有县里送来的劳务就业岗位可供选择。

        “我们勺窝乡的各位父老乡亲,大家都可以过来看一下,只要大家想务工,我们都有岗位供大家选择。”6月11日,在勺窝镇农贸市场对面,纳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胡迅正在拿着话筒卖力吆喝。

        刚从广州回到家的勺窝镇勺窝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王荣华还没来得及收拾行李,就迎来了“客人”。“我当时挺惊讶,没想到村干部这么快就到我家了。今年外出打工不方便,媳妇又要在家带孩子,所以我正打算在家里找份工作。”王荣华说。

        勺窝镇组织委员张应江拿出“台账”,将王荣华的返乡信息和就业情况记录在册。当天下午,王荣华就接到了桑蚕公司的面试通知。

        截至2020年6月,毕节市县建档立卡劳动力就业79.29万人。面对疫情冲击,稳住就业基本盘,确保脱贫质量和成色。

    易地搬迁圆梦想

        走进毕节市金海湖新区双山镇锦绣社区的扶贫车间,车间负责人蔡国义正忙着指导群众加工电子产品,一派热火朝天。

        2018年,蔡国义一家和1485户易地移民搬到了锦绣社区安置点,蔡国义一家成了新市民。在社区的就业推荐下外出务工,因为勤劳肯干他获得厦门雨市利创雨具有限公司部分电子产品加工代理权。今年,因疫情影响,他选择留在社区发展,利用社区搬迁群众中的留守妇女等劳动力,开办起了加工厂。“我们一家子还能搬出大山,本来就是做梦都没想到的好事,如今还实现了创业梦,这日子啊,比蜜还甜!”蔡国义高兴地说。

        送完孩子上学,家住毕节市织金县平远新城的彭祥艳赶到离新家不远的扶贫车间上班。2018年,彭祥艳一家作为易地扶贫搬迁户住进了平远新城,她也找到了工作。

        过去,因丈夫长期生病,彭祥艳时常为温饱和孩子书学费发愁。“如今,我一个月有3000多元的工资,能解决上大学和读小学的孩子的费用。晚上回家还能照看丈夫。”

        “十三五”期间,毕节市28.5万人搬离深山区石山区,搬进了城镇,从农民变成市民,走进工厂车间,过上了美好生活。

        (本报记者 黄小异 吕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