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17日 星期五

    气象雷达:洞悉莫测风云,助力防灾减灾

    讲述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二院23所所长 胡庆荣

    作者: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17日 07版)

        【一线讲述】    

        作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雷达专业研究所,23所矢志以航天技术服务国计民生,把气象产业做大做强。多年来,我们研制的气象雷达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工程,为气象现代化、防灾减灾等作出卓越贡献。

        气象雷达的工作是“追云逐雨”,给大气中的风场和云层做CT扫描,实现精细化气象探测。今年6月以来,中央气象台持续多日发布暴雨预警;7月2日,长江2020年第1号洪水形成。在这一个多月里,23所的90多套气象雷达在降雨覆盖的四川、广东、贵州、重庆等近10个省市24小时不间断采集气象数据,为气象部门准确把握天气发展趋势提供数据服务。

        作为气象雷达的一种,天气雷达是进行大气、云及降水物理研究和探测的主要手段,我们叫它“防灾减灾侦察兵”。目前23所正在研制的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是国内技术体制最先进的天气雷达。为了给防灾减灾提供更多更精细的数据,我们还研制了C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可实现对龙卷风、冰雹、雷暴等灾害性天气的实时监测。2019年9月,我们研制的国内首部C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在江苏高邮市安装。常规天气雷达完成一次扫描需要6分钟,而这种雷达只需要一分半钟,有助于尽早做出应急安排。

        “低空风切变”是飞机起飞和着陆阶段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它发生时间短、范围小,探测预报困难,是航空气象的世界性难题。我们利用风廓线雷达、连续波雷达、激光雷达等多种雷达,构建了我国第一个高精度、高时空分辨、高数据获取的机场风场探测装置,在天津机场安装以来,10多次成功预警发生在跑道上的风切变,为提高民航机场航运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脚步,23所的气象雷达走进了更多国家和地区。今年6月11日,中国首座灯塔气象观测站“丝路海运”自动气象观测站在福建厦门港九节礁部署完成,这是23所为保障“一带一路”航线运行而专门设计的一型海上气象观测站,创新性地选址建设于灯塔上,开创了港航气象服务的先河。

        气象雷达的工作特点是“靠天吃饭”,越是天气恶劣、刮风下雨,越需要做监测,以捕捉充分的气象信息。记得有一次,我们在国外架设雷达,突然遇到沙尘暴,狂风裹着砂粒呼啸而来,令大家狼狈不堪;安装雷达时当地持续高温,没有空调,大家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泡得透湿。因为电力不稳定,晚上经常突然停电,大家只能开着手电筒吃饭。

        2019年,23所成立了我国航天行业内规模最大、市场综合占有率最高,“空天地海”一体化的综合气象探测设备公司——航天新气象公司。借助这个全新平台,23所将为国家气象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张勇、曾毅、吴春燕、詹媛、王斯敏,通讯员 肖明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