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中往往有一种现象,即后人读着前人作品,读着读着,沉浸其间,突然心生领悟,灵感涌现,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就势给作品以补充。这一顺当和贴切的补充,便使原先的历史作品得到丰富和发展,犹如积薪,后来居上,顿添亮色,格外光彩。
一
宋初王君玉《国老谈苑》卷二:
陶榖以翰林学士奉使吴越,忠懿王宴之。因食蝤蛑,询其名类。忠懿命自蝤蛑至蟛蚏,凡罗列十余种以进。榖视之,笑谓忠懿曰:“此为一代不如一代也。”
陶榖(904—971),邠州新平(今陕西彬县)人,历官后晋、后汉、后周,入宋继续为官,是一个阅历多、资格老而且显赫的文翰人士。这次奉宋太祖赵匡胤之命,以翰林学士特使的身份,趾高气扬,从京城开封来到吴越国首府杭州。吴越国创自钱镠,为唐后宋前割据今江苏南、浙江、福建北的小邦,已历三世五主,国泰境安,物阜民丰。钱俶(929—988)是吴越国最后一个国主(卒谥忠懿),他是一个聪颖干练而且能审势量力的人,闻陶榖来,便接待勤厚,竭尽所有,破天荒地办了一次富有地方特色的以蟹为主的豪华宴会。
席间,陶榖“因食蝤蛑(海中大蟹,其大如升,长尺余,两螯至强),询其名类”,于是,钱俶便真诚地让庖人摆出了“自蝤蛑至蟛蚏(今称蟛蜞,小蟹,身略呈方形,长二寸许),凡罗列十余种以进”,并一一说明按着大小顺序排列的蟹类名称。照例说,这要令北方陕西人陶榖大开眼界,要赞叹一番。哪知陶榖在餐桌上看到和听到后,却笑着对钱俶冷不丁地冒出了一句:“此为一代不如一代也。”
“一代不如一代”,表面看说的是蟹,一只不如一只大,亦即越后越小,越差劲,实际上却含讥讽:你吴越,钱镠开国,而到了你钱俶这一代,将要丧国!陶榖倚老卖老,摆出一副对吴越国主钱俶的不屑嘴脸。应该承认,之后,钱俶审时度势,度德量力,按照祖训,将“三千里锦绣山川”和“十三郡鱼盐世界”,悉数纳献给了赵氏中央政权,北宋得以和平统一。然而,这是一桩中华历史上罕见的卓识和果断的选择,一桩明智的大仁大义之举,避免了兵革,避免了血刃,给吴越居民带来了平安和福祉,给苏杭经济带来了发展和繁荣,以至后来成为中国最为富足的地方。当然,钱氏家族也获得了礼遇和子孙富贵,并生息繁衍为江浙名门望族,成就了不辱祖上的无比荣光。
大概出于对陶榖信口胡言的不满和对钱俶仁义之举的崇敬,明朝苏州人冯梦龙在《笑史·陶榖使吴国》里便举重若轻,以反讽和嘲笑之笔补足了这个故事(因合民意,后来清朝潘永因《宋稗类钞》卷六据此而载):
宴将毕,或进葫芦羹相劝。榖不举箸,忠懿笑曰:“先王时,庖人善制此羹,今依样馔来者。”榖嘿然。
这个补笔是有历史依据的。据宋代魏泰《东轩笔录》等载:陶榖思量,自己久在翰苑,于文宣上出力颇多,理应升迁,进一步得到重用,可是似乎被朝廷忘记了,便托人向宋太祖荐引。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陶榖知道之后,心中郁悒,便题诗在翰林院玉堂之壁发泄说:“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今天仍在沿用的成语“依样画葫芦”即源于此)。此事为宋太祖得知,非常不悦,虽未怪罪,却决意不再提拔他。显然,这一笔补得好极了,顺应自然,情境贴切,移花接木地称赞了钱俶随机应变,在蟹宴上最后端出“葫芦羹”,并借口说是“先王时,庖人善制此羹”,今天才特意烹制给你尝尝的,委婉,含蓄,可是话中有话,包含着反唇相讥之意:你是个什么样的翰林学士呢?你只是一个写作上只会模仿不会创造、依样画葫芦的没有出息的文人!对此,陶榖心知肚明,故先“不举箸”,之后听了钱俶别有一番的说明后只能“嘿然”,自觉没趣,隐忍了。
二
元代戏曲家杨显之《临江驿潇湘秋夜雨》第四折:
(张天觉云)快开了枷锁者。那厮这等无礼。左右那里?速去秦川县与我拿将崔通来。(正旦云)爹爹,他在秦川为理,若差人拿他,也出不得孩儿这口气。须是我领着祗从人,亲自拿他走一遭去。正是常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得几时?
要拿办的崔通是什么人?一个负心毒辣的汉子。他和张翠鸾结婚时,曾许下誓愿,“小生若负了你呵,天不盖,地不载,日月不照临”,但当他中了状元,试官欲招为女婿时,他又“宁可瞒昧神衹,不可坐失良机”,竟说“实未娶妻”,和试官女儿结婚。张翠鸾找上门来,崔通诬陷她是偷了东西逃跑的奴婢,判罪解往沙门岛,并阴谋在路上害死她。最后,张翠鸾与父亲张天觉在临江驿相逢,当官的父亲便要拿办崔通。
剧中张翠鸾所言“常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得几时”,为这一俗语的最早出处,本来特指崔通,可是因为比喻形象,特别是说出了被凌辱残害之人的共同处境和心愿,具有极大的适应性,于是后来就跳脱出个人情仇和家庭恩怨的范畴,为大家广泛引用。明代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九云:严氏日盛,京师人又为之语曰:“可笑严介溪(按:奸相严嵩号介溪),金银如山积,刀锯信手施。尝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得几时!”以此泛指坏人、恶人在各种作品中比比皆是。
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蓼根蟹》进一步说:
唼喋红蓼根,双螯利于手。
横行能几时,终当堕人口。
诗里的蟹,便指代了一切坏人、恶人,“横行能几时,终当堕人口”,那是在刺奸、刺贪、刺虐、刺暴,这类丑恶势力,尽管可以得意、骄纵、跋扈一时,最终都不会有好下场的。在“横行能几时”之后,补上了“终当堕人口”,把横行螃蟹的结局点明了,不仅顺理成章,也是点睛的神来之笔,可以说更符合中国群众的心理诉求。
三
明代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五十四回:
一个吃素人见了阎王,要讨一个好人身。割开肚子一验,只见一肚子涎唾。原来平日见人吃荤,咽在那里的。
这个故事被清代游戏主人拿来,稍加改造,并补结语,成《笑林广记·罚变蟹》:
一人见冥王,自陈一生吃素,要求个好轮回。王曰:“我那里查考,须剖腹验之。”既剖,但见一肚馋涎。因曰:“罚你去变一只蟹,依旧吐出了罢。”
前者说一个吃素人却蓄积着一肚子的馋涎,表明他是一直想吃荤的,讽刺了这是个有着非分之想、非分之欲、心口不一、口是心非的人。后者补充了冥王的判罚:“罚你去变一只蟹,依旧吐出了罢。”从“馋涎”而联想到了蟹的“吐沫”,于是罚此人变蟹,“依旧吐出”,这是多么巧妙精彩的一笔,不仅联想自然,顺理得当,更为重要的是,此人原想“求个好轮回”,哪知获得了一个相反的结果,由“人”而“蟹”,表示了对此人的鄙夷与憎恶,亦即对世上不可窥测、一贯深幽的两面派、伪善者的鄙夷与憎恶。于此,这神来的补笔,不只读来令人捧腹,而且使故事的意蕴得到了深化。
(作者:钱仓水,系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