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11日 星期六

    守护碧水蓝天 生态环境“新基建”大有可为

    作者:刘昌新 田园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11日 05版)

        【环保笔谈】

        据媒体报道,为降低臭氧污染,生态环境部部署在全国开展夏季(6月至9月)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攻坚行动。行动中,该部将通过卫星遥感手段开展重点区域甲醛、氮氧化物等臭氧前体物监测,筛选VOCs治理重点关注区域,并充分运用走航监测以及VOCs溯源分析等手段,确定重点控制的VOCs物质以及物种名录、行业名录、排放环节。

        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污染防治是综合改善我国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关键。为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生态环境治理的成果,生态环境部先后出台《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用数据化决策思维再造环境治理,建立基于科技、创新模式的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打造坚实的生态环境新型基础设施。上述报道从一个侧面表明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环境监测、监管已经由传统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过渡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阶段。

        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支撑。在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下,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必将融合发展为生态环境新型基础设施。

        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融合为生态环境新型基础设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领域:其一,面向全球气候变化的地基、空基监测设施体系,以及超算中心、数字地球系统模拟等软硬件基础设施,将对我国实现气候系统变化的监测与科学预测提供支撑。其二,实现大尺度的生态系统观测与研究网络功能,离不开生态环境监测设施和大数据中心设施等数字基础设施的有力支撑。其三,面向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联合治理平台,也将成为实现生态治理的关键基础设施。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下,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将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实现监测与监管的协同联动。例如,建立国家生存环境模拟系统,科学预测气候变化对我国不同区域的不同影响,把对主要自然灾害的模拟、预测和预警提高到新的水平。再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协同管理平台已取得初步成效,正在试点推广,未来必将大幅度提升生态环境的网格化数字治理能力与监管水平。

        通过AI技术建立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减轻自然灾害,优化循环利用废物;利用5G技术建立智能水供应管理系统,可以降低水文风险;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对灾害风险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规划,可以有效提高产业发展的环评水平和环境恢复力。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生态环境新型基础设施还将与绿色产业深入融合,促进形成稳定达标排放,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水平。为此,有必要推动传统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通过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整合优化、改建新建设施,加强对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等污染源头的大气、水、土壤等要素的环境监测能力;同时,推动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大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及网格化管理平台等数字化生态环境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前移到过程排查和源头防控。

        未来,生态环境新型基础设施还将支撑我国智慧环保行业的发展。例如,借助物联网技术,把感应器和相关设备嵌入各种环境监控对象中,以云计算为支撑,将环保领域物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环境系统的数字化协调共进。

        守护碧水蓝天,生态环境新型基础设施大有可为。我们相信,通过重视、加强生态环境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绿色发展理念落实,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水平,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一定能早日实现。

        (作者:刘昌新,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田园,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