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03日 星期五

    扬帆在万亩稻海上的小康梦

    作者:本报记者 姚晓丹 张士英 张亚雄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03日 01版)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6月的黑龙江,微风吹过建三江万亩稻浪,大片的云朵下绿意起伏,从高处可以看到几片用黑稻穿插绘就的水稻画,是五角星环绕的几个大字——“三江情,七星梦”。七星农场是这个农业科技园的名字。这是希望的田野,这是当年的北大荒,今天的中国粮仓,是粮食安全名副其实的“压舱石”。

        北大荒农垦集团七星农场副厂长韩天甲正在和技术员们忙活“水稻分穗”,映入眼帘的是无人机插秧,物联网精确控制,播种、插秧、喷药都通过遥感技术实现自动化。“每隔数十米就设有摄像头和传感器,每一块稻田都有自己的档案。”韩天甲非常自豪。

        这是黑龙江现代化农业的一个缩影,在隆隆的机械化背后,是人民生活水平的节节升高,是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充实,是每个人心目中的“小康日子”。

    科技让大米有产量更有质量

        抚远位于我国东部边陲,这里是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凌晨两点,天已经大亮,50多岁的通江乡东安村村民王学峰在蔓越莓田间劳作,他和妻子都是抚远红海植业有限公司的职工,不仅包吃住,每月两人还有7000多元的工资收入。

        2014年,凭借着良好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当地技术人员几经实验,把蔓越莓引进中国并大面积种植,这也是亚洲唯一规模化的种植基地。红海植业总经理李峰告诉记者,蔓越莓产业投资近1.2亿元,是抚远市脱贫攻坚共享产业之一,利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带动102户当地贫困户脱贫。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李峰说,蔓越莓生长离不开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而蔓越莓茁壮成长也反哺了当地生态,野天鹅、野鸭子等野生动物都回来了,共生共长。

        “公司+基地+农户”方式是黑龙江现代化农业的主要发展方式之一。在富锦市万亩水稻科技示范园,记者见到了57岁的刘春,他是这片稻海的管理者。物联网高科技不但让种田更简便,也实实在在地带领农户奔了小康。

        这片稻田既有国家灌溉重点实验室,也有中科院院士的专利项目——地源热泵育种技术,更有气象监测中心,在天气变化时第一时间通过短信告诉农户田里的状况。

        刘春种地整整40年,从一头牛一匹马两头牲口开始,1990年他花4000多元买到了拖拉机,见证了科技的力量。2013年,刘春和乡亲们一起成立了东北水田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带动了40户建卡贫困户,每户每年分红超过3000元。

        富锦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水稻站站长张羽告诉记者,他们还采用测深施肥技术,蟹稻、鱼稻、鸭稻共生,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1.6个百分点。“既要产量,更要质量,这是北大荒人的承诺。”张羽说。

    “能挣钱,有余钱”

        每天早上8点,29岁的富锦姑娘李玉华准时坐上单位班车,来到她工作的大锦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始一天的工作。

        这是一家以健康肉鸡养殖为核心的工厂,她是第二车间工人。她的丈夫种田,公公婆婆帮忙带孩子,一家人和和美美,但最令人感动的是她身上的自在和舒适感。“我过上小康生活了,我和老公每月的钱都花不完。能挣钱,有余钱,这还不是小康生活吗?”她笑着说。

        这份安全感在佳木斯街头的老百姓身上随处可见,融入他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在同江市乐业镇乐业村智慧农业草莓采摘大棚,记者见到了村里的建卡贫困户翟秀荣,她和老伴由于高血压等慢性病,常年需要吃药。此前在黑龙江漫长的冬季,以种地为生的农户往往需要“猫冬”,没有收入,因此因病致贫。村里积极帮助她们,除了兜底的大病医保,还为她们安排公益岗位增收。去年起,她们来到草莓大棚梳枝叶、摘果子,一天有100元左右的收入。“去年我们就脱贫了,只要肯干,再也不用‘猫冬’了。去年冬天我3个月就挣了6000多元,过上小康生活啦。”翟秀荣兴奋地告诉记者。

        在桦川县悦来镇苏苏村,65岁的村民李春林两年前刚做完心脏搭桥手术,大病医保之后先手术再结算,最终个人花费不到2000元。他开心地给记者细数经济来源:种地、公益岗位、农业合作社分红。“有事有人问,困难有人帮,这就是小康。”李春林说。

    “民族艺术属于全国人民”

        每天下午三点,65岁的星火村村民崔济淑都会来到村里的门球场和乡亲们打一场门球,这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方式。

        星火村隶属于佳木斯市桦川县星火朝鲜族乡,是新中国第一集体农庄发源地,也是中国农业合作化经营的发源地。全村都是朝鲜族居民,他们农闲时节腌泡菜、做打糕,发展生态农业,日子红红火火。崔济淑带领记者参观了她的家,整套韩式装修风格,大彩电、双开门的冰箱,最显眼的是她亲手绣的“福”字。崔济淑说,这是她的幸福所在。

        曾经这个小村庄只剩下不到100人,40岁以下的年轻人只有3个,经济发展不起来,年轻人都去了青岛、北京等地工作,只有年节才回来。如今,村子的特色民宿已经建设起来了,还有文化主题广场和朝鲜族特色的食品加工厂,年轻人越来越多,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盈。

        62岁的孙玉林是赫哲族人,他还是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的拿手绝活是赫哲族传统的鱼皮画技艺。从剥鱼皮、浸泡,到晾晒、绘画,一幅大型的鱼皮作品需要制作3天,他一丝不苟作画、带徒弟,希望把赫哲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每一个想要学习的人,我都会教给他,这个艺术不是赫哲族的,是全中国人民的。”他告诉记者。

        在乌苏镇抓吉赫哲族村,50岁的赫哲族大姐周春香在民俗展示馆为往来的游客表演赫哲族传统说唱“伊玛堪”。“伊玛堪”是他们的文化记忆,是世世代代流传的英雄故事。由于使用的人越来越少,2016年,村里聘请了哈尔滨的专家为他们讲授“伊玛堪”的发音和故事,目前,她已经学会了三段,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每天早上,她会用赫哲语和儿子对话,“太阳升起来了”。“我希望儿子对民族有记忆,这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周春香告诉记者。

        这是民族瑰宝,更是人们的精神财富,是为之心头一热的内生动力。

        (本报记者 姚晓丹 张士英 张亚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