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03日 星期五

    走阿坝 看千年巨变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发展成就综述

    作者:本报记者 金振蓉 周洪双 常莹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03日 01版)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境内的“天路”。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摄

        【都是一家人 共过好日子】   

        开栏的话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这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期盼。本报今起开设《都是一家人 共过好日子》专栏,多路记者奔赴四川、云南、甘肃、青海、西藏等地,踏上高原,步入村寨,用一个个生动火热的画面和场景,呈现湛蓝天空下的奋斗故事与发展脉搏。

        6月下旬,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采访的每一天,我们都被深深地感染着、震撼着,那些展现千年巨变的一幅幅画面定格在脑海中,令人久久回味。海拔4000米的山上,藏族阿爸扒周站在“云端天路”向我们讲述,短短几年生活由穷变富的缘由,他那饱经沧桑的脸上,每一条皱纹里溢出的笑容,让人不禁想起罗中立那幅著名的油画《父亲》。

        大山深处的村寨里,年轻姑娘穿着美丽民族服饰欢快起舞,染成浅黄色的波浪长发飘散在脑后,给人一种古老与时尚衔接的时空交错感。

        路啊,生活在阿坝大山里的各族群众盼了多少年。而今,一条条公路通进了千年封闭的大山,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亘古不变的生活方式,第一次与山外的世界对接,眼界开阔了,大山里的生活迅速展现出迷人的多姿多彩。

        更令人惊奇的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另一条看不见的路,它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便是“网络”。如今,大山里智能手机已很普及,在4000米高山上网络信号依然良好。山里的人们把过去不值钱的“山货”,做出绿色品牌,销往国内大小城市,甚至是遥远的国外市场。采访中,他们不断表达着对党的感激,对全国人民支援的感激,表达着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质朴而深刻的体会。

    跨越千年的改变

        “以前卖牦牛很难,几公里山路赶着牦牛要走两天。现在有路了,家家有车,半小时就下山了”“我现在每天骑摩托下山一趟,把当天挤的新鲜牦牛奶卖掉,每天都有100多元的收入”。扒周家有30多头牦牛,除了每天卖牛奶,每年还能出栏好几头牛,日子越过越红火。

        壤塘县是阿坝州海拔最高、气候最恶劣、条件最艰苦的县之一。像扒周家一样,有了这条“云端公路”,壤塘县措卡草场牧民的生活彻底变了样,这里已彻底摆脱绝对贫困。

        我们的采访车穿行在阿坝州各县,一路高山峻岭、沟谷纵横,如同“穿山甲”般不断在隧道中穿行。

        阿坝州是四川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这里是全国唯一的藏族羌族自治州,是红军长征途中转战停留长达16个月的革命老区,是“5·12”汶川地震、“8·8”九寨沟地震的主要灾区,也是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贫困量大、面宽、程度深,全州13个县(市)全部是国家级贫困县。

        近几年,阿坝州的高速公路迎来大发展时期,国家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全国各地对口支援坚定有力,决战脱贫攻坚,各级干部驻村驻点,咬定青山不放松,拉开了最后的决战战场。

        阿坝州实施精准推进扶贫攻坚“五大行动”,其中旨在补足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的基础扶贫行动排在首位。通过持续努力,阿坝州已有1510条农村公路,总里程9788.133公里,全州606个脱贫村全部通硬化路;农村电网得到大幅度提升;安全饮水问题得到解决;数万亩耕地得到有效灌溉。

        现在,凝聚着全国人民和阿坝州人民心血的脱贫攻坚整体成绩单已交出,阿坝州提前一年达到脱贫标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年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625元增长到2019年的8503元,年均增幅达34.2%。今年2月,阿坝州壤塘、黑水、阿坝3县获批准退出贫困县,至此,阿坝州13个贫困县(市)全部脱贫摘帽,全州累计完成10.34万名贫困人口脱贫,606个贫困村退出。“一步跨千年”的阿坝州,现在已经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阿坝州正与全国人民一道,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前进。

    藏羌文化焕发夺目光彩

        精细入微的唐卡、芳香四溢的藏香、笔触流畅的石刻、灵动悠扬的羌笛……一项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诠释着阿坝州作为藏羌文化走廊腹地的厚重历史和文化。近年来,阿坝州着力推动特色文化保护和传承,使一项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新生,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非遗传承融入脱贫攻坚。壤塘县建起非遗文化创业园,汇集10多个非遗传习所,藏香、藏茶、陶艺、唐卡等多个项目在此传习。一大批民间技艺传承人重振信心、重拾技艺,同时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参与和投入。经过几年学习,才让嘉等60名年轻人成为传习基地的首批唐卡毕业生。现在,定制唐卡订单络绎不绝地找上门来,他们用双手传承着千年的文化技艺,也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非遗传承融入全域旅游。汶川地震使茂县境内的羌族碉楼、羌寨、博物馆、羌族古墓葬群等遭受毁灭性破坏,在重建工作中,茂县以“突出文化特色、结合自然特点、发展旅游产业”为指导思想,建起中国古羌城景区。祭祀、羊皮鼓、羌族沙朗、羌笛口弦、传统体育竞技等羌文化在这里“活态展示”,原汁原味呈现羌族群众的生活状态,受到游客青睐。自2013年开城以来,景区已接待游客300余万人。

        非遗传承融入学校教育。在松潘县,土琵琶非遗传承人兰凤英每周走进松潘县城关小学,教孩子们弹奏土琵琶,获得了众多忠实粉丝。如今,每周一节的土琵琶课已成为该校五年级学生杨子淇的最大期待。当一首首经典曲子在她手中熟练流淌时,让人不得不感叹,这种乐器在当今依然拥有强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截至目前,阿坝州已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9项、省级73项、州级457项、县级800余项;已建成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1个、省级3个、州级20个,省级非遗传习基地3个、州级25个,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3名、省级82名、州级371名。藏羌文化不断发扬光大,阿坝已是名副其实的“非遗大州”。

    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阿坝州地处四川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是“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阿坝之美,在于生态;阿坝之脆弱,也在生态。

        近年来,阿坝州坚持生态立州,明确提出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探索走出一条适合高原特点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生态扶贫富了群众绿了荒山。阿坝州创新实施生态扶贫行动,开发林管员、河管员、草管员等生态公益性岗位数万个,推动贫困群众通过参与生态保护获得稳定增收,实现长期稳定脱贫。马尔康市松岗镇丹波村林管员、建档立卡贫困户阿青说,有了生态公益性岗位,大家保护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生态越来越好了。

        绿色重建筑牢长远发展的本底。九寨沟地震之后,诺日朗瀑布曾出现一条16米长的裂缝,水从裂缝漏走,壮观的瀑布一度消失。按照绿色重建的理念要求,修复团队就地取材,用震损的钙华体来填补裂缝,再借助藻类对钙华进行生物修复,逐步恢复了昔日壮观景象。九寨沟将“科学推进生态环境修复保护”作为重中之重,为重建工作涂上了鲜亮的绿色本底。

        产业调整释放生态红利。阿坝州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把旅游业作为先导性产业来抓,依托大九寨、大熊猫、大草原、大长征、大雪山、大冰川、大彩林、大遗址、大禹故里等为代表的旅游品牌,打造生态经济增长极。依靠旅游,阿坝县神座景区内113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村民扎西许措说,神座村背靠高山草场,与延绵不绝的原始森林隔河相望,这几年游客很多,大家的腰包都鼓起来了。

        截至目前,阿坝州已建立包括森林类型、湿地类型、野生动植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25处,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12个,总面积22683.55平方公里,占全州国土面积的26.94%。最新发布的阿坝州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结果显示,阿坝州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是其GDP的35倍。

        (本报记者 金振蓉 周洪双 常莹)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