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访名家·聚焦给总书记写信的25位科技工作者】
盛夏的阳光倾泻了一屋。这是清华大学物理系四楼一间办公室,屋子不大,书柜里、桌子上摆得满满当当,地上也摞着好几摞半人多高的资料,就连沙发旁方几上摆着的褐黑色方石,也标刻着物理曲线图。
记者走进这间办公室时,已临近中午。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著名物理学家薛其坤正在跟电话那头的合作者讨论学术问题,一个个深奥的物理学名词被抛出,语速飞快、声音高昂。
薛其坤一直在跟时间赛跑。35岁晋升教授,41岁成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之一,50岁攻克量子世界难题,57岁又成为首个摘得国际公认的低温物理领域最高奖——菲列兹·伦敦奖的中国科学家……他是清华园里有名的“711”院士,30多年的科学征途上,每年平均工作时间在330天以上,每天工作时间十二三个小时。
前不久,作为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之一接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后,这位从不停歇的科学家越发加快了脚步:“科技人员要勇于选择面向关键核心技术的问题,学会打硬仗,最终实现重大应用目标导向的原创性基础研究的突破。”
“总书记的回信,我反复读了很多遍,最打动我的是四个字——创新自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工作者特别的嘱托。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在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下取得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但要建成科教强国、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还需跋山涉水。”在薛其坤看来,我们正处在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愈进愈难、愈进愈险,但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科学研究也是如此。面对这样的形势,科技工作者更需要坚定创新自信,不畏艰险,树立宏大目标、敢于克服困难,真正把智慧转化成创新实践。”
7年前,为了降低电子器件能耗,薛其坤带领团队在实验室里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被认为将推动新一代的低能耗晶体管和电子学器件的发展,可能加速推进信息技术革命的进程。如今,对如何取得更多“从0到1”的重要科学突破,他有着更深切地体认。
“科技创新既要占领科学高地,也要开拓新的应用高地。”作为一名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工作者,薛其坤尤其看重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近些年,他还在越来越多的场合呼吁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这都是总书记在回信中着重强调的。
“在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强力支持重大应用目标导向的原创性基础研究,强力支持能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和自主发展的基础研究。发现室温超导,发现太阳能转化效率超过Si但价格与Si相近的太阳能电池,发现硬度比拟金刚石、延展性比拟钢铁的材料……这些发现不但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还可能引导全新技术和工具的发明。”薛其坤说。
应用价值越大,对应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往往越具有挑战性,原创性也越强,颠覆性意义也越大。循着这个方向,薛其坤正带领团队向两个科学难题攻坚:“一是提高量子反常效应的观测温度。我们之前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实验是在接近零下273摄氏度中完成的,要想真正实现应用,就需要把温度大幅度往上提升,这非常艰难,团队正在从这个方向上进行新的实验。二是高温超导机理,这是凝聚态物理的一个重大科学难题,也是这些年我们一直坚持的方向。”
这些年,在紧张的科研工作之余,薛其坤也有了越来越多元的身份:主管科研的清华大学副校长、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除了原来简单的“吃饭、睡觉、搞科研”外,越来越多的“其他事务”挤上了日程表。有人担心会影响到科研,但在薛其坤看来,从另一个角度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作用。
“到了我们这个年龄,积累了一些科研经验、管理经验。把做科研、培养人才的经验用到更大范围,是我在大学层面和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工作的重点。”薛其坤告诉记者,如今,科研攻坚方向不变,但自己的科研着力点发生了变化。
在科研工作上,他从“战士”变成了“班长”:“原来我每天都战斗在实验室一线,现在我更多地放手培养年轻人,自己也从关注具体问题转向思考一些大的科研方向。”
在学生培养上,他从“班长”变成了“排长”。薛其坤的团队现在有8位年轻教师、40多名学生。每周一次的组会,只要没有特殊事务,他几乎都会参加;所有学生在关键阶段的论文他也要一一看过,对研究方向进行把关。
除了对科研、教学的关注之外,近年来,他还会出现在一些科学普及的活动中、中学生的课堂上,甚至还在清华的招生宣传片《从一到无穷》中做了出镜演员,向更多的人讲述学习改变命运的故事。
“探索科学的过程就好比是打游戏,每破解一关的难题,解锁出新的一关,就会满足好奇心、获得成就感。”薛其坤说,像自己曾经被“点燃”那样,他希望可以用自己的力量“点燃”更多少年的科学梦想。
变化的背后,也有不变的坚持。
比如一天两壶咖啡的生活习惯,比如永远满满登登的日程表,再比如对科学事业一如既往的痴迷。“没有什么娱乐,忙完行政事务就迅速切换角色,沉浸在科研中。”“走在路上,我经常在思考问题,把时间高效利用起来。”“我不停地在学习,科学没有止境,不学习是不行的。”……说起这些,薛其坤觉得再自然不过,特别享受。
考研考了3次、读博读了7年……这些年,关于薛其坤“逆袭”的故事一直被流传,不断有人想探求他成功的秘诀。
勤勉、乐观、团结,这是摆在薛其坤办公桌上、由他亲手题写的六个字。薛其坤说,这是自己能走到今天的关键,是他带领团队最看重的品质,也是他培养学生最想传导的理念。
在科研的征途上越攀越高,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七年前,面对记者的这个提问,薛其坤说,他的心愿很朴素:“把科研工作一步一步做上去,把学生一个一个培养出来。”
时隔七年,记者抛出同样的问题,薛其坤初心不改:“把自身效能发挥到极致,做出最好的科学研究、培养好每一个学生,不负时代不负光阴。”
(本报记者 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