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09日 星期二

    “西部红烛精神”的生成和弘扬

    作者:马晓云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09日 13版)

        大学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和集中体现,“西部红烛精神”是陕西师范大学在76年的办学实践以“扎根西部、甘于奉献、追求卓越、教育报国”谱写而成的,展示了一所西部师范大学的精神成长,在师范教育史上呈现出鲜明而独特的育人价值。

        基础教育是教育体系的承重之基,服务国家基础教育特别是服务西部和西北地区基础教育事业,是陕西师范大学从未动摇过的初心。

        1944年,怀揣着教育救国的坚定理想,陕西师范大学的前身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诞生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之中。新中国成立后,陕西师范大学紧紧围绕国家发展基础教育的战略需要,在加快改革建设发展步伐和提高办学治校水平过程中,虽然教育发展环境、发展任务和发展方式不断发生变化,但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建校初心从来没有变化过。“教师教育是立校之本”“教师教育是学校服务国家、谋求发展的逻辑起点,也是践行使命、形成特色的必然要求”,诸如这样的发展理念已经深深扎根在这所学校。

        在早期筚路蓝缕的发展基础上,陕西师范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10万毕业生深深扎根并服务于西部,招收的公费师范生西部生源比例占到全部公费师范生的70%,位列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之首,公费师范生全部回到生源省区就业,成为推动当地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据不完全统计,陕西省90%以上的中学都有陕西师范大学的毕业生任教,80%以上中学的校长、名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可以说,在西部特别是在西北地区,只要有基础教育的地方,就有陕西师范大学的毕业生。正是这支奋战在祖国西部基础教育的宏大队伍,守正不移,潜心育人,让陕西师范大学与西部基础教育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成为祖国西部一道亮丽的教育风景线,以扎根西部、甘于奉献、追求卓越、教育报国的精神谱写出“西部红烛精神”。

        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成为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强化“西部红烛精神”的引领,成为全校的共识。学校主动服务党和国家的战略需求,通过对西部高校的援助、共建教师教育创新试验区、发展远程教育共享、拓宽教师专业能力培训、开展教育精准帮扶等,促进西部教育均衡发展。在“三区三州”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陕西师大长期坚持对甘肃临夏州开展教育帮扶,先后承担了“国培计划”“美丽园丁计划”“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创新培训”等任务。疫情防控期间,陕西师大为临夏州中小学教师开展了远程线上培训,最高在线人数达4300多名,为临夏州一线教师在疫情防控中顺利开展在线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在不断提升“一流学科”建设的社会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同时,陕西师范大学的“西部红烛精神”也凝聚起了奉献实现新时代教育强国梦的精神共识和精神力量。

        (作者:马晓云,系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