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访谈】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提出要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充分运用杭州建设“城市大脑”、推进数字治理等优势,以“互联网+”理念创新推进人大工作,努力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怎样用好互联网新工具,做到人大工作线上线下相融合?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于跃敏表示,新一代信息技术给传统人际交流方式和社会管理组织形式带来深刻变革,广泛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杭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完善“互联网+人大会议”机制、推进“互联网+人大立法”、实施“互联网+预算监督”、建设“互联网+代表联络站”等,使人大代表“云端可见”、办文办会“一键直通”,逐步形成了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人大工作格局。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依托会议服务系统,顺利保障了1次人代会、3次常委会会议、9次主任会议;组建5个专业代表微信群,316名市人大代表参加,针对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提出289条意见建议,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和市政府的积极响应;在线组织杭州“亲清在线”数字平台专题讲座,全市人大机关干部、各级人大代表共3391人收看直播,取得良好效果;人大机关干部、人大代表通过网络直播带货等形式,销售、宣传、推广驻点服务乡镇的特色产品等,帮助农户、企业破解难题,提振发展信心。
近些年来,杭州人大借力“城市大脑”新平台,用数字赋能依法履职。于跃敏代表介绍,杭州在全国首创“城市大脑”,运用大数据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相继推出数字治堵、舒心就医、便捷泊车、欢乐旅游、街区治理等11个领域48个应用场景,建成数字驾驶舱158个。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杭州首创杭州健康码、企业复工复产、亲清在线等数字平台,加速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城市治理全方位全过程渗透。市人大常委会着力推进“智慧人大”建设,通过建设“城市大脑人大平台数字驾驶舱”,设计涵盖会议、立法、监督、决定、任免和工作动态等内容的杭州人大云平台,建成发布8个应用场景,运用大数据增强人大立法、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2018年建成的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可对市本级103个一级预算单位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在线监督,大大提高了代表查阅相关信息的便利性,增强了代表监督预算执行的精准度。今年,依托预算联网监督系统,首次进行了人大代表预审、财经委员会初审、人民代表大会审批的预算草案“三审”制工作。
杭州市践行“最多跑一次”改革新理念,为人大代表履职提供了信息化支撑。于跃敏代表说,“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浙江首创的好经验,形式上减少了群众和企业办事的次数,实质上从服务、政策、制度、环境等多方面优化了供给,集中力量把该干的事干好、该服务的服务到位。市人大常委会把“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理念和方法延伸到代表履职服务,深化运用数字治理的方式,从代表需求的角度设计应用场景,用信息化技术更好地服务保障代表履职。2017年,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决策部署,市人大常委会在全省率先开发应用代表监督治水App平台,方便代表就近就便进行监督,受到各级人大代表欢迎。2019年,围绕实施新修订的《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杭州贴心城管”App增设了“代表监督”模块,2400余名代表依托手机App反映问题6554个,整改到位率达99%。
杭州市人大系统集成基层的新实践,已经积累了一些可复制的经验。于跃敏代表表示,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年的经验表明,源源不断的改革创新力量来自基层,许多成功的制度创新都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系统集成的工作方法,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构建符合实际的应用场景,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比如,西湖区人大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组织开展代表联络站“云接待”活动,377名选民参加,提出健康码使用、疫情防控政策、复工复产等问题258个,政府部门现场协调解决69个,其他问题也在活动后得到及时办理和答复。滨江区人大开发了“滨江人大代表联络站”微信小程序,打响了“人大代表就在你的手机里”品牌。萧山区人大推出“人大代表直通车”微信公众号,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可以直达基层治理四个平台指挥中心。余杭区人大在乡镇街道全面推行“网上代表之家”系统,持续优化代表履职登记、选民意见收集办理、建议查询等功能,推动工作由“桌上”走向“掌上”。临安区人大依托“智慧人大平台”,开展“助推数字经济发展人大代表专题询问周”活动,组织人大代表提出询问72条,发表评论2058条,点赞4943次,有效突破了询问的时空界限。全市各级人大“互联网+”的探索创新,丰富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杭州的生动实践。
(本报记者 严红枫 陆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