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5月17日电(记者张景华 通讯员王腾)作为首都和超大型城市,与常态化疫情防控需求相比,北京市的疾控力量仍然明显不足。17日,北京市副市长、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医疗保障组组长卢彦在发布会上表示,北京每万名常住人口疾控力量配比是1.65,低于国家1.75的标准。北京将筑牢基层公共卫生“网底”、疾病预防的第一道防线。
卢彦表示,基层是重大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北京把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纳入社区治理体系,推动力量下沉,做实社区防控这个环节。目前共有160余万名党员和民众投入到社区防控,开展“敲门行动”“地毯式”摸排、强化卡口管理、把守“三无”小区,社区(村)严格居家和集中隔离观察共365.4万人,打响了一场人民战争,构筑起阻断疫情的严密防线。
据介绍,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北京市第一时间成立了北京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后来又经中央授权组建了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这两个机构反应迅速、运转高效,对首都疫情防控起到了统一领导协调调度中枢的作用。卢彦表示,实践证明这样的体制机制是必要有效的,北京将坚持延续。
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北京在体制机制、传染病预防控制、重症患者治疗、物资保障、科技支撑、群防群控等方面,形成了很多好做法、好经验。如中医药是这次应急救治的一大特色和亮点,确诊病例中,超过9成的患者使用了中医药,临床疗效观察,总有效率90%以上;“健康宝”“京心相助”等小程序成为疫情防控工作的好帮手,为民众日常出行和复工复产带来很大便利。
5月16日,中共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与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相适应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北京的疫情防控始终是全国的重点、是必保的重点。当前,首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已经进入常态化阶段,并即将迎来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