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15日 星期三

    常州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校企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作者:郭献芳 李雄威 司克辉 《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15日 10版)

    学生室内环境质量检测志愿服务
      十年磨一剑,常州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与常州一建、南通四建、苏中建设等企业携手共建的“四引导四融合四对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了人才供给的适应度、专业教学的有效度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学院的专业建设从2009年的国家特色专业、2012年的省特色专业、2016年省重点专业(类)到2019年省品牌专业、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跃上新台阶。

    “四引导”提升专业教育价值

      学院牢牢抓紧教育的首要问题,通过“四引导”从育才走向育人,把“立德铸魂”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一是特聘班导师做好价值引领。聘请校院(处)领导、产业教授和优秀校友为特聘班导师,采用主题班(党、团)会、思(时)政课做好对青年学生的价值引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信念。二是辅导员做好思想引导。利用常州“三杰”、铁军等红色资源优势,通过“三杰”班创建、重走铁军路、社会实践等活动,加强中国革命史,特别是改革开放史教育,做好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导,坚定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三是班导师做好生涯规划辅导。做好大学生由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由读书到执业“人生第一转折”的辅导,描绘好“成长成才成功”的生涯蓝图,用“目标管理、阶段控制”的方式,一步一个脚印地顺利走好八个学期、四个学年、今后几十个春秋的学习和职业路。四是专业教师做好职业道德指导。挖掘课程的德育资源,利用课程思政和“大国工匠,常州现象”,指导青年学生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伟大成就,坚定“四个自信”,树立敬业、求精、协作、卓越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

    “四对接”创新人才供给模式

      学院紧盯教育的根本任务,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借助于“四融合”校企协同机制,通过“四对接”从培养优秀读书人转向造就卓越工程师,把“育人培才”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一是角色对接职业劳动者。讲好《大学第一课》,启蒙和引导学生跳出“象牙塔”、站在职业者的角度谋划大学专业学习,增强基于成年人的自觉、自律和基于职业人的敬畏、责任。二是学习目标对接岗位职责。围绕培养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道德、工匠精神中心,基于职业者的身份,跳出讲、听、作,抄、背、考的圈子,直面项目问题、直至项目任务,推进PBL、PBTL等教学组织方式改革,由知识转向能力、由知识记忆转向解决问题、由课堂自觉转向全时自觉。三是学习背景对接工程场景。基于高质量履职,用价值管理的思想反复追问:“用户的需求是什么?怎么帮助用户实现需求?还有更好的方案吗?”引导自己从课堂走向职场,从平凡走向卓越。四是学习标准对接市场。着重于职责匹配和职业能力考核,打破“抄教材、背教材、考教材”的怪圈。建立基于客户满意度评价为主导的教学质量文化,鼓励在同行竞争中依靠出色的专业核心能力脱颖而出。

      常州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通过不断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使“四引导”“四对接”与“四融合”(供给主体与需求主体融合、专业标准与职业标准融合、教师与工程师融合、课堂背景与工程场景融合)相得益彰,形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新格局,实现了教学目标的指向转换、人才供给模式创新和专业教育的价值提升,企业推着学校改、老师带着学生改,专业教育贴近需求、贴近岗位、贴近市场,提高了教学的适应度、有效度和满意度。

      (作者:郭献芳 李雄威 司克辉)

      (广告)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