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苏州河两岸草长莺飞。在上海普陀区苏堤春晓名苑小区沿河带上,一条崭新的天蓝色漫步道格外醒目。树影婆娑、百花争艳,散步的老者、嬉戏的儿童、慢跑的青年,在夕阳的映衬下构成了一幅迷人的生活画卷。
按照上海市统一规划,苏州河将于2020年年底实现从外白渡桥至外环线总长约21公里、两侧合计42公里岸线的公共空间基本贯通开放,涉及黄浦、虹口、静安、普陀、长宁、嘉定等6个区。得益于这项举措,原本为断点的苏堤春晓沿河带在去年国庆节被打通,市民们有了新的公共休闲场所。
精心打造滨河公共空间
普陀区市政管理中心的顾愉曾参与苏堤春晓贯通项目,他向记者介绍,当地居民的幸福感有比较明显的提升,打通河岸之后他们可以走得更远,活动空间得到很大扩展。
在苏堤春晓东面的半岛花园小区临河段,工人们正在进行同样的河岸贯通及景观提升工程施工。顾愉指着一个由白色张拉膜建造的小亭子对记者说,这里的原有设施属于小区,由于年久失修已经破烂不堪。现在区政府接手整顿、改建,以节约为原则对小区尚能使用的公共设施予以修复,保留原有价值比较高的乔木,为增加植物观赏性,还在此处种植了上海难得一见的早樱。
河岸工程处处体现出建设者们的精心和细心。水务局要求苏州河沿岸保留5.2米的防汛墙,他们就利用沿岸的纵深,将影响景观的一级防汛墙分成前后两部分的二级防汛墙,既改善了居民亲水性,又保证了防汛安全。对于小区的隔离墙,施工者们用绿色生态植物做软隔离,并加装监视探头,美观的同时确保小区安全。
顾愉介绍,普陀段的苏州河两岸贯通长度达21公里,是全段的一半;河道拐点也最多,可谓“苏河十八湾,湾湾有故事”。区里会定期举办苏州河文化节,在这片水域举办龙舟比赛。河岸贯通后,还将在半岛花园旁的宜昌路消防队建设党群驿站,向过往民众介绍消防、防汛等知识。
两条母亲河相得益彰
黄浦江和苏州河是上海的两条母亲河。与开阔大气的黄浦江相比,苏州河显得更加温婉秀丽,也更富生活气息。经过上海人近30年的不懈努力,苏州河早已摆脱河水污浊的负面形象,水质甚至已经优于上海市郊的淀山湖。
2019年7月,上海市政府将黄浦江两岸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一江一河”工作领导小组,由此将苏州河沿岸开发整治提到新的高度。按照定位不同,黄浦江沿岸为全球城市发展能级的集中展示区,苏州河沿岸则为特大城市宜居生活的典型示范区。
上海市住建委“一江一河”办的陈丽红向记者介绍,特大城市宜居生活的典型示范区具体来说就是要突出三个“城区”特点——多元功能复合的“活力城区”,尺度宜人有温度的“人文城区”,生态效益最大化的“绿色城区”。苏州河两岸贯通后的亮点很多,华东政法大学的历史建筑、M50艺术创意园区的画廊和咖啡馆、外白渡桥和乍浦路桥之间的观光步行道和黄浦区河口一侧的“海派风情博览带”,都很值得期待。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教授认为,上海的江、河与城市的宜居功能最为密切。苏州河沿岸42公里贯通及沿线发展,将过去主要沿黄浦江发展的城市功能轴带,进一步拓展到沿苏州河轴带,不仅弥补了“江”与“河”发展的不协调和不平衡,同时对在整体上优化、提升上海的城市功能也具有重大的辐射和带动意义。
人民城市人民建
要实现苏州河沿线42公里公共空间在2020年年底贯通,任务并不轻。
陈丽红曾参与过黄浦江两岸45公里的贯通工作,黄浦江两岸以大型企事业单位为主,而苏州河两岸主体多样且关系复杂,涉及居民权益的小区较多,这就成了打通苏州河沿岸断点的主要难点。
“大部分沿河居住区里面,滨河的那一块其实属于政府的防汛通道。但当初开发商在建设的时候,包括后续使用过程中,却逐步把它给围起来,变成了小区业主自己享用的一个空间。”陈丽红说,要打通断点,就得和各小区一个一个来进行对接。有些区域做得比较成功,比如前面提到的苏堤春晓,但个别区段的滨水区域属于小区,小区有业委会,还需要区里、街道,居委会共同与小区业主做大量的沟通工作。“一年之内完成任务还是挺繁重的,我们希望得到居民的理解,把工作要做得再细一点,可能居民接受过程会稍微长一些,但是我们有信心。”
“人民城市人民建”,空间的共享和景观的提升带来的是双赢,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更能体会和展现出上海城市精神中“包容、开放”的气度和胸怀。
42公里公共空间贯通只是苏州河沿岸发展的第一步,按照上海《苏州河沿岸地区建设规划(2018-2035年)》的设计,在不远的将来,这些公共空间会把人们与这条久违的母亲河拉得更近,让人们的生活充满新的亮点。
(本报记者 任鹏 曹继军 颜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