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注欧洲疫情防控的同时,奥地利媒体对中国抗疫进展也予以积极报道。近日,奥地利《新闻报》连续刊文,从不同视角呈现中国复工复产和对外开展抗疫援助等。
欧洲在华企业众多,在华欧企是中国复工复产的直接受益者。奥地利《新闻报》近日报道称,得益于中国此前采取的一系列硬核防疫措施,中国新增感染人数已经保持在较低水平,目前新增确诊病例已经转变为境外输入为主,可以断定中国的疫情高峰已过,在家隔离数周的人们逐渐回到工作岗位。奥地利发动机生产商Miba发言人西梅里尔称,公司在苏州和深圳的两家工厂已经复工,95.8%的员工已经返岗。最艰难的时间已经熬过来了,街道上也重新恢复了生机。尽管已经复工,但在华外企的防疫措施一点也没有松动,所有员工在进入办公楼前必须测量体温,全程必须佩戴口罩,这是中国政府的统一要求。奥地利电路板生产商AT&S发言人莱舍尔称,公司在上海和重庆有两家工厂,总共有7000多名中国员工,尽管受到疫情影响,公司已经下调了今年的利润预期,但目前公司已经实现100%复工,公司收入也实现了触底反弹。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全世界各经济体之间的联系较以往更加紧密,这一点体现在中欧之间尤为明显。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欧盟已连续15年稳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互为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二大出口市场。目前,中欧之间平均每分钟贸易往来超过百万美元,每两天的贸易额相当于双方建交时一年的贸易额。受到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国经济活动在春节前后一度陷入停滞,这引发了欧盟对于供应链中断的普遍担忧。但现在随着中国疫情得到进一步控制,中国复工复产的消息无疑给困境中的欧洲经济带来信心。
在复工复产的同时,中国积极援助深陷疫情其他国家也备受关注。奥地利《新闻报》以“欧洲能从中国身上学到什么”为题介绍了中国的防疫经验和对外援助情况。文章称,中国医护人员介绍的防疫经验有两点:最关键的是做好医护人员的防护,现在欧洲医护人员的感染情况与疫情初期的武汉十分相似,疫情最严重的意大利伦巴第大区已经有20%左右的医护人员感染,前不久来自中国的近百名医护人员抵达伦巴第支援抗疫对于医护人员短缺的意大利无异于雪中送炭。其次是尽可能提高检测能力,这也是目前欧洲的防疫困境所在,因为未确诊感染人员将会加剧病毒的扩散,而确诊后进行的一系列隔离措施将有效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3月23日,中国向奥地利捐赠了130吨医疗防护物资,这些物资将直接支援奥地利疫情重灾区蒂罗尔州,为此,奥地利总理库尔茨专门表达了感谢。此外,中国中车集团向奥地利捐赠15万个口罩和3000套防护服,奥地利华人华侨也向维也纳市政府捐赠了4万个口罩。中国驻奥地利大使李晓驷表示,中国一直非常感谢奥地利在中国疫情暴发时对我们的援助,但当我们看到疫情在欧洲、在奥地利的发展,我们也一定会支持奥地利政府的措施,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中奥两国和两国人民一定会携手共克时艰。
除了进行人员和物资支援外,中国在抗疫过程中的一些做法也给了欧洲很多启发,例如中国通过大数据追踪感染人员活动轨迹,使得普通民众能第一时间获悉危险区域并避免前往,这种措施有效减缓了病毒的蔓延。现在,意大利伦巴第大区已经暂时将欧盟的数据保护条例放在一边,开始收集匿名手机数据,对个人行踪进行实时跟进,以供防疫工作使用,据悉奥地利也在研究制定类似措施。
除此之外,3月30日库尔茨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强制民众在超市购物时必须戴口罩。库尔茨称,家住美泉宫附近的他之前经常在晨跑的时候看到来自亚洲的游客戴着口罩,当时觉得“怪怪的”,现在终于能理解其必要性,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奥地利从4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超市的入口处有偿提供口罩,政府还建议民众在所有公共场合佩戴口罩。要知道,此前奥地利因为颁布“禁蒙面法”的原因,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属于违法行为,并可能被处以最高150欧元的罚款。从“不让戴”到“必须戴”几乎就在一夜之间,在借鉴中国防疫经验方面,奥地利走在欧洲前列。
(本报维也纳4月2日电 本报驻维也纳记者 焦授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