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说】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又名湖北省人民医院,创立于1923年,由早期共产党员陈雨苍创立,近百年来牢记初心使命,始终将医院命运与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紧紧相连,努力践行“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办院宗旨。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人民医院作为龙头救治医院进一步彰显红色基因,勇担社会责任,以“人民的名义”,凝聚战疫磅礴动力!
“人民之旨”浸润初心。红心向党,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疫情发生以来,医院党政领导始终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带领全院干部职工科学判断形势、精准把握疫情,实现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全院承担起10条战线的繁重医疗救治任务,7000余名职工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救治工作第一线,党员医务工作者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模范典型。抗疫“急先锋”呼吸内科胡克教授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5个集体9名个人受到国家省市表彰,是全体“人民人”的崇高荣耀。
“人民之治”普惠众生。尽锐出战,投入武汉保卫战。抗疫期间,医院累计投入新冠床位3000张,累计收治4365名新冠肺炎患者,有效解决了病人“井喷式”增长与医疗床位供给严重不足的突出矛盾,坚决完成习近平总书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指令。承担非新冠患者诊疗,全省首家开放互联网医院“武大云医”,让万余名患者足不出户看病、拿药;创造“双分诊、双缓冲;双配置、双保险”工作模式,至3月16日入院非新冠患者818人,实施急诊手术172台次,被湖北省防控指挥部作为经典案例全省推广,极大满足了社会对普通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
“人民之质”精准诊疗。一人一策,提高诊断率救治率降低病亡率。检验科在全省医院最早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检验量超3万人次,居全国医院之首。放射科开发新冠肺炎CT影像人工智能处理系统,检出病变平均只需1.33秒。东院区联合包括李兰娟院士团队在内的全国12省市14支医疗队共3500余名医护协同作战,至3月16日收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1470名。组建战时医务处、联合护理部,建立医疗队联席会制度,成立联合救治专家小组、降低病亡率专家小组,组建气管插管小组、血净小分队、气切小分队、中医药小组等专业小组,运用ECMO、人工肝、干细胞、血浆置换等各种适宜尖端技术,危急时刻紧急盲穿大血管、徒手上临时起搏器,对重症和危重症病人实施“一人一策”的精准治疗挽救生命,累计治愈出院超过630人次。救治新冠肺炎孕产妇32人,迎来了17个新生命,做到“孕产妇零死亡,新生儿零感染”。
“人民之智”奉献社会。协同创新,把论文写在救治第一线。检验科在全国最早开展和评估IgG/IgM抗体检测新冠肺炎诊断的价值,攻克“假阴性”难关。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等率先提出新冠病毒“非典型”症状以及粪-口传播理论,受到学界一致认可;重症医学科率先提出早期气管插管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纠正顽固性低氧血症的抢救策略,写进第六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精神卫生中心研发国内首套在线抗疫心理支持系统综合平台——“强肺心理支持系统”,积极开展心理救援。抗疫期间,医院获批各级各类科技攻关应急项目17项,主编专著3部,开展各种各类临床研究77项,共有45篇科研论文发表在包括JAMA和Lancet Psychiatry等顶级期刊。
“人民之志”彰显担当。聚焦国家需求,把公益性写在抗疫大旗上。勇闯金银潭,18名勇士接力支援,创造普通病房改造ICU“全国样板”,承担最为繁重的危重症患者集中救治任务;临危受命打造“生命之舱”。管理武昌方舱医院破冰前行,“党建引领、医患联管”实现“病人零病亡、零回头,医护零感染”,管理武汉体育中心方舱接受中国-WHO新冠肺炎联合专家组到访,向世界推广;托管武汉市第九医院,两天内完成415名重症患者收治,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抢夺生命;积极开展派遣专家下基层帮扶和远程诊疗,对疫情严重的医联体医院开展远程手术和教学查房等医疗救治和指导工作百余次,提升基层医院抗疫能力。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将一如既往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各项指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作者:万红慧、王高华,分别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