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中国之治”的“实践密码”】
摘要
海南作为全国旅游大省,春节前夕正值旅游旺季,大量重点疫区的游客赶往海南,琼岛疫情防控压力剧增。疫情发生以来,海南省委、省政府果断决策,把防疫关口前移至琼州海峡对岸的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守好防疫的“第一道大门”。五级书记靠前指挥,齐抓防控,担负起“指挥员”“战斗员”的责任,让各级党组织成为了战“疫”一线“主心骨”。如今,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海南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重点园区、重点项目建设,各地复工复产正在有序进行中。
关键词:疫情防控 关口前移 党组织 复工复产
截至2月24日24时,海南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68例,新增0例,累计出院116例,全省已连续5天无新增确诊病例,三亚则已连续12天无新增确诊病例。自疫情发生以来,海南省委、省政府果断决策,关口前移,因地制宜抓防控,五级书记靠前指挥,同时精准发力、多措并举保复工。在一揽子政策的支持下,海南各地正在有序复工复产。
1、关口前移 因地制宜抓防控
海南岛地理位置特殊,是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海口和徐闻的港口是水路进出海南岛的主要通道。做好这条通道的防护工作,对疫情防控至关重要。
1月23日,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提出了12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具体防控意见,将“关口前移”列为第一条。海口迅速行动起来,把防疫关口前移至琼州海峡对岸的湛江市徐闻县。海口市当晚派出首批21名医护和疾控人员,抵达徐闻海安港驻守。随后又分批次陆续派出近200名医护、疾控、特警、港航等工作人员,24小时驻守海安港、海安新港和粤海铁路北港等三大港口。他们负责在徐闻港口外围高速公路出口设卡劝阻,对执意来海南的重点疫区旅客,专门开辟售票窗口,驻守港口的医疗队则对入岛人员进行体温监测等筛查,并根据结果予以分类处置。
1月26日晚,海安港码头广场上,近百辆汽车排着长龙依次进港上船。来自海口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杨新艳忙得不可开交。她手持红外体温计逢车必查、逢客必检:“湖北籍旅客或者体温超过37.3℃的旅客都必须登记在册。同时,对后者必须进行隔离观察。”
由于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交流不便,她和同事们熟稔地用手势和每位乘客交流信息:手掌自上而下代表摇下车窗,食指指向右边意味着需要下车用水银温度计重新测量,“OK”则表示可以通行。这一套动作,他们一天要做上百次。
在驻守人员构筑的严密防线下,防控关口前移的效果越来越明显,劝退率不断提高。仅1月23日—30日,海口劝退了从徐闻方向进岛的重点疫区人员1218人。
进岛的另一条重要通道——海口美兰机场也迅速成立了驻点工作组,对来自疫情高发区的进港旅客实行提前告知或劝退。1月25日—2月1日,工作人员通过航空公司了解旅客出行信息,共劝退疫情高发地区旅客1894人。同时,海口从旅客到达机场即进行筛选,将满足集中医学观察条件的旅客专车接送到健康服务管理中心,最大程度降低病毒扩散的概率。
2、靠前指挥 五级书记抓防控
疫情发生以来,海南省建立了“五级书记齐抓防控”的指挥体系,并下发通知明确“五级书记齐抓防控”的八项具体举措任务,包括加强组织领导、精准摸底监控、紧盯隔离观察等。全省上下,从省到村,五级书记靠前指挥,取消休假到岗带班,深入一线及时掌握疫情,及时采取行动,坚决担负起“指挥员”“战斗员”的责任。
“吃饭了吗?体温正常吗?”2月1日,海口市美兰区灵山镇桥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滋华打通了最后一名居家隔离人员的电话,听到大家都报了平安,他才松了一口气。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李滋华每天早上7点半从家里出门,基本都是半夜才回到家。巡查值守情况、核实村民举报情况、进村入户宣传防控知识……高强度的防控工作让李滋华略显疲惫。村民小组组长林树忠告诉记者,李滋华书记67岁了,天天围着16个劝导点转,还专门负责辖区内疫情防控工作比较复杂的区域,大家都劝他要注意身体。他却说:“没事,大家加油!”在李滋华的带领下,村“两委”干部、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网格员和广大党员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一线。仅美兰区就组建了党员先锋队129支、党员突击队126支、党员志愿队158支,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海南省委、省政府采取的措施很给力,防控工作很扎实,疫情管控得很‘牢’,我对海南疫情防控工作很有信心。”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多次对海南采取的“五级书记抓防控”等疫情防控措施点赞。
3、关爱帮助 暖心举措促防控
疫病无情,海南有爱。全省各地心系湖北同胞的健康冷暖,精心安排食宿,提供温馨服务,让他们在异乡感受到家的温暖。
2月13日下午,112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滞留三亚的湖北旅客乘坐包机返回武汉。
“酒店提供的饭菜天天不重样,还照顾大家的口味,尽可能烹饪湖北菜,三亚真的很温暖。”一位湖北旅客登机前表示,从三亚为他们安排酒店住宿,到社区工作人员上门量体温、送防护用品,处处让他心存感激。
当天的欢送仪式上,三亚还为每位旅客送上了暖心的“三亚礼包”,礼包包括爱心企业捐赠的手套、口罩防疫用品,以及三亚芒果、春光食品等礼品。三亚亚沙会组委会还为全体旅客赠送了亚沙会吉祥物。
在海口美兰区的健康服务管理中心,关怀服务组专门召集了10余名湖北籍的干部,为远方客人们配置“亲情热线员”,提供贴心的线上温馨服务。在新春佳节之际,让在美兰区进行集中医学观察的异乡旅客感受到“乡音温情”和真情温暖。
除了对湖北籍滞留旅客提供贴心服务,海南更是出台“硬核”措施关爱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
海南省政府印发通知,明确省政府要为海南奋战在湖北的医务人员办好八件实事,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确保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八件实事分别为:强化关爱服务,帮助解决援鄂医务人员的家人在医疗防护物资、生活必需品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开展心理援助,提供“一对一”专线心理咨询服务,缓解援鄂医务人员家属心理压力;办理商业保险;将援鄂医务人员的临时性补助、值班伙食补助、绩效工资、慰问金等政策落到实处;为援鄂医务人员及其子女提供入学考试等教育优抚政策支持;合理安排轮休、调休、补休;及时奖励先进;给予每人每月通信费补助500元等。
海口则出台了“暖心十条”,从落实人文关怀慰问到享受优惠购房政策、提供购房补贴等十个方面,激励关爱全市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让他们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广大奋战在湖北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表示:“这八件实事免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有全省人民作为我们坚强的后盾,大家将更有信心在前方打赢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
4、精准发力 多措并举保复工
连日来,海南各级各部门在疫情防控的同时,精准发力,对症施策、精准高效帮助企业复工复产。
2月17日,海南首次向社会发布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分区分级区域图,区域图反映一定时期内海南各市县疫情轻重程度,以实现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化防控策略。区域图根据疫情防控进展实际,经专家评估后不定期地动态调整发布。
紧接着海南出台做好疫期农民工到省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务工十条措施,包括对省重点企业招工给予补助,对积极复工复产的企业,给予融资支持,确保投资效益等。
针对当前海南不少项目存在物资和用工缺口的实际,海南省有关部门在现场调研摸底的基础上,向社会公布企业用工信息,并帮助企业招揽工人。
一些企业因疫情防控要求进行封闭或隔离,导致产品损失、员工工资及隔离费用等支出压力大。为给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海南推出全国首个针对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风险的保险产品“海南省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综合保险”。企业最高可获赔200万元,保费由省级财政补贴70%。推出当天就有93家企业确认参保。
为支持群众便利出行和企业有序开展复工复产,2月18日,海南省健康一码通系统上线,结合防疫大数据信息比对校验后生成个人专属二维码,实施“红码、黄码、绿码”三色动态管理。进出小区、公司、商场等区域的人员根据自己身体情况,通过网络平台自行申报,经审核后分别生成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健康状态的“健康码”,疫情防控人员“一看”“一扫”即可动态管理。这一做法广受群众欢迎,大家踊跃申领,截至2月24日20时,已有327.84万人领取健康码。海南省大数据管理局局长董学耕表示,海南正在积极推动健康码跨省互认,广东、福建、云南、浙江等地的健康码很快就能和海南实现互认。
在一揽子政策的支持下,海南各地正在有序复工复产。
测体温、登记健康信息……2月22日15时,在海口江东新区海口哈罗公学项目工地入口处,安保人员对每一名准备进场的工人进行检查。在项目建筑内部,工人们正忙着进行室内装修。
附近另一工地——江东新区地埋式水质净化中心项目,60多名工人正在紧张施工。“我们在一周前已经返岗,对进场人员全部测量体温,并对车辆轮胎进行消毒作业。同时我们根据防疫需求和项目建设实际,重新调整了施工计划,优化了施工流程。”项目负责人王永光介绍。
江东新区作为建设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点先行区域,各重点项目正稳步推进复工复产,工地严格落实封闭式管理,每日拉网式排查消毒。据介绍,美兰机场二期、文明东越江通道等一批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停摆近一个月后,2月21日,海南各市县的多个景区也相继恢复营业,旅游业正在复苏。记者在三亚国际免税城、天涯海角游览区等涉旅场所看到,游客须佩戴口罩,经热成像人体测温系统检测,体温正常方可入内。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则实施了实名制、网络预约购票或现场扫码购票、游人出示“绿色健康码”或进行公众号健康打卡、自助售检票及全程无接触入园等方式。同时在景区出入口及园内设置体温测量点,通过游客健康信息登记与体温监测结合,确保入园游客健康状况无异常。
目前海南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重点园区、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渐显,正紧抓自贸港政策研究和承接准备工作,力求早安排早收获,确保能够第一时间承接、落实自贸港总体方案。
(本报记者 王晓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