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在相关报道、宣传口号等诉诸大众的语言文字产品中,把握语言的感情色彩,用适当的语言激发社会正能量,显得至为重要。
理性发声,认真选词择句。用词体现了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情感,比如,“病患”比“病号”更能表达对感染者的同理心;“病魔”比“病媒”更能表现对病毒的痛恨之情。然而,有些地方拉出的横幅上出现“别找死”等词句,听起来比较激烈,却让好言相劝变成声嘶力竭和危言耸听。显然,精准、恰切的用词更能带来正面的感染力和引导力,激发人们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心愿。
诚信发声,不作虚妄传言。“独家秘闻”“是中国人都要转发”“证据实锤”等,言说者的智商和情操令人不齿。耸人听闻的言语,本质是品格人性的懦弱;唯恐天下不乱的嘻哈,本质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疫情事实需要直面与应对,这是真诚的意愿;对自己坦然,承担起需要承担的责任,从关注亲人开始,对他人给予温暖和善意,这是起码的正直。不管疫情带来怎样的艰难,真实的情况需要真实的声音来获取真实的希望。
严正发声,考虑传播效果。每天发布的全国疫情中,“死亡人数”一词特别刺目揪心。因为“死亡”虽是个中性词,却也带有冰冷的意味。对永远离去的医护人员,很多人倡议使用“去世”“殉职”“牺牲”等词语。仅仅换一个词语,传播效果却很不一样。这种语言彰显的品格,会镌刻在接力者冲锋的道路上,谱写在每一个平凡的奋斗岗位上。
语言是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跟情感深深相系,调整内心的需求、期待和渴望,引导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疫情之下,语言的得体,显示思维的缜密、情感的深刻,能形成积极的能量场。这种语言的感染力和引导力,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
(作者:刘海燕,系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