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1月16日 星期四

    文博节目让考古学焕发新生机

    作者:莫 洁 《光明日报》( 2020年01月16日 15版)

        【文化评析】

        良渚古城遗址如何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海昏侯刘贺如何成为红遍网络的“宝藏男孩”?2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如何愉快地生活?为什么说火烧阿房宫是千年历史谣言?

        这些问题,都可以在一档名为《考古公开课》的节目中找到答案。这档在央视播出的大型考古文博历史类节目,没有炫酷的舞台,没有带“网感”的环节设计,也没有明星的助阵,有的只是一屏一人而已。一些考古学、历史学大家走到台前,向公众讲述中国考古学科建立100多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揭秘一些遗迹遗存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文物之美。

        上一次文博节目引爆网络,还是一年多前《国家宝藏》的热播。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严苛的品控、创新的表达,直接将该档节目推上“现象级爆款”的宝座,网友盛赞“博物馆变了”“文物活了”。这些高品质文博节目连同数字故宫等更多创新尝试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过去精神文化产品供给存在的洼地,也顺势激发了公众更为旺盛和强烈的文化需求。

        在网络文学和影视圈,盗墓是不折不扣的大IP。人们热衷这种题材的小说和影视剧,当然与其中刺激而离奇的剧情有关,但也很难说与“寻根问祖”的好奇心没有丝毫关系。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当人们不再受困于温饱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些终极问题势必会进入视野。

        从重建中国上古史的殷墟甲骨文到壮观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从为中华五千年文明提供实证的良渚古城遗址到沉睡南中国海的宋代福船“南海Ⅰ号”……一项项考古发现填补了历史的空白,为文献中的历史提供了例证,回溯中华文明的起源,架构起中华文明的时空框架。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我们建构起国族历史及身份认同,不断增强文化自信。美国考古学家在《第五次开始》中写道:“考古学不仅仅关乎死亡,它也关乎生存;考古学不仅仅关乎过去,它也关乎未来。”

        有学者将考古学家比喻为侦探和翻译两种职业的结合体,他们通过蛛丝马迹尽可能地还原历史,并将这些无字书翻译为公众能看懂的语言。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舆论场中却流传着“考古就是合法盗墓”等刺耳言论。如何正本清源,让公众认识考古,还需要我们搭建更多沟通的桥梁。可喜的是,近年来“公共考古”一词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挖啥呢”微信公众号“走红”、在对江口沉银遗址的考古发掘中面向全国招募志愿者、向社会开放西洋楼遗址考古现场……这门本就接地气的学问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虽然目前《考古公开课》还未引发比肩《国家宝藏》的“热搜效应”,但它作为考古走向大众的一个新尝试,将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带领更多人走近神秘的考古世界,带领更多人触摸文明的脉搏。

        (作者:莫 洁,系媒体评论员)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