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高中毕业后,我就到俄罗斯留学,从语言预科一直读到莫斯科大学的本科、硕士、博士,直到29岁才回国发展。没想到,回到生长于斯的祖国,我还是遭遇了“再本土化”的问题,碰到很多预想不到的困难。
越来越多青少年与我一样,在本科、甚至中学阶段就出国留学。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确立的关键时期,我们是在国外度过的。正因如此,回到祖国后,我发现自己居然在故乡遭遇了很多文化冲突。不仅生活条件、工作节奏与国外有较大差异,办事程序、沟通方式与人际关系等也存在很大不同,需要重新认知与适应。
也正因受困于此,我选择到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希望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对祖国环境的再认识、再适应。
回想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索我理想之中华”,钱学森、邓稼先等前辈在国家最困难之时回国效力,取得了“两弹一星”等举世瞩目的成就。如今,对新一代留学归国人员来说,如何成功地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行动?我慢慢悟出:这些留学前辈的成功,在于敞开心扉去适应祖国,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有机统一起来。于我们而言,少一些牢骚与批评,多一些包容与理解,实实在在地为国家为民族作出贡献,才是实现人生抱负的不二之选。
(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 卢森通;本报记者罗旭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