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对上世纪80年代文学的研究不断深入。以唤醒记忆的方式对历史进行回溯,你会发现80年代文化的氛围与精神是多么迷人,多么魅力无穷。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光明日报在半年的时间里推出了一个闪亮的特刊——“新中国文学记忆”,撷取70年来新中国文坛的经典作品,其中就有40年前发表、如今依然常常被人们谈及和称赞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在新时期,报告文学作为异军突起的文学生力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就不由得让人感慨,一篇作品因为遇到一个合宜的时代,迸发出了多么巨大的正能量。这离不开国家的政治大环境,离不开作家自身的努力。徐迟《哥德巴赫猜想》的成功证明了这一点。
回想40年前,《哥德巴赫猜想》发表后,可谓家喻户晓,洛阳纸贵,它所创造的轰动效应,我至今记忆犹新。随着陈景润的故事的传播,类似“哥德巴赫猜想”这样枯燥的课题,成为青年人奋斗的目标,学科学、讲科学、研究科学、用科学,在新时期的青年中蔚然成风。“向科学进军”“做有作为的知识分子”成为最鼓舞人心的口号。更令全社会振奋的是,知识分子开始获得应有的尊重和社会地位。同时,这篇作品对中国当时倡导的思想解放、拨乱反正大潮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人民文学》组织这篇报告文学缘于当时中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国家需要知识,需要知识分子。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党中央决定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动员和组织科学家的智慧力量,投入祖国“四个现代化”的建设。
《哥德巴赫猜想》的发表也使报告文学创作蔚为大观,一部作品带出了一批作家。由于徐迟的影响,许多活跃在第一线的诗人、散文家、小说家、新闻记者纷纷投入报告文学的队伍,拿起笔从事报告文学创作。实力派的作家们在后来的岁月里发表和出版了大量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报告文学的队伍迅速壮大。这是我们难以忘怀的共同的文学记忆。
(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主席 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