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27日 星期五

    高倍放大镜里的坚持

    作者:本报记者 卢璐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27日 10版)

    张晋藩 资料图片

        编者按: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温暖前行。

        共同走过的2019,见证着知识分子群体永不停歇的脚步。

        这是共同奋斗的2019 ——他们的面孔看起来疲惫沧桑却充满力量,他们的故事听起来平凡至极但感人至深,他们的精神感天动地又催人奋进。他们是科学家、工程师、“大国工匠”,他们也是乡村教师、基层医生、一线文艺工作者,他们更是在平凡岗位上挥洒汗水、辛勤奋斗的你和我。

        正是千千万万平凡又不凡的我们,把出彩人生熔铸复兴伟业,把个人宏图施展追梦征程,我们才无愧于这极不平凡的2019,无愧于这伟大的新时代。

        希望在心底升腾,梦想在大地扎根。本版集纳来自文艺、科技、医卫、教育、法律等不同领域的知识分子代表,约请采访过他们的本报记者以记者感言的形式,重温那份感动,重拾那份信念,为共同的梦想再启新程。

        提起张晋藩先生,我脑海里最先闪现的,是那个静静躺在书桌上自带光源的高倍放大镜。

        2019年初春,微寒,晋藩先生在家中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谦虚、儒雅,这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

        年近90的他,斜倚沙发,耐心等待着我们架起机器,调好灯光。

        在他身旁,立着一个两米高的书橱,里面陈列着中国法律史学的几部扛鼎之作,浸透着晋藩先生和几代法制史学研究者多年的心血,也是新中国70年来法制史发展的缩略。望着眼前这位多年来致力于重塑中华法系的学者,很难想象,在人手不足、经费短缺的当时,靠仅有的人力整理数千年纷繁芜杂的法律资料,困难到底有多大。

        谈及近年的工作时间和生活起居,晋藩先生说,“我一直都是早上8点半准时工作。现在写东西的时候手有点发抖,就写个大纲,再找学生来,我口述他打字。”

        高倍的放大镜,是我在晋藩先生的书房里看到的,在满满当当的手稿和大部头著作中,它尤为醒目。

        由于双眼患黄斑病变,这些年晋藩先生只能依靠放大镜勉强阅读,却依旧保持每天四五个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如今,他在担任国家重点项目“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理论体系研究”带头人的同时,还进行着新版民法史的写作。

        采访的尾声,我们抓拍到一个画面——晋藩先生站在窗前,拿着放大镜翻阅资料,一页又一页。阳光从窗外倾泻,在他的身影里,我读出了来自历史深处的责任感。

        从战火纷飞中走来,在时代的快速发展中前行。几十年如一日,晋藩先生坚持为中国法制史建设和人才培养作着不懈努力。70年风雨兼程,正是有了这群有信仰、有力量的老一辈知识分子,我们的国家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在国际上才更加扬眉吐气。

        人物简介

        张晋藩,1930年生,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国家重点学科法律史学学科带头人,出版、主编《中国法制通史》《中华大典·法律典》等多部专著和教材。

        (本报记者 卢璐)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