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24日 星期二

    无锡:美育之花扎得深开得实

    作者:本报记者 唐芊尔 苏雁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24日 08版)

        “我有一段情呀,唱拨拉诸公听。诸公各位静呀静静心呀,让我唱一只无锡景呀,细细那道道,唱拨拉诸公听……”锡剧小调《小小无锡景》出现在江苏省无锡市羊尖实验小学等多所中小学的课堂上。孩子们婉转的唱腔,配上优雅的身段,演绎出江南水乡独有的文化韵味。这正是无锡市开展艺术教育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无锡市始终坚持和发展艺术教育,充分挖掘美育资源,通过打造本土化美育课程、构建普惠式美育平台、树立浸润式美育理念,不断推动艺术教育走深、走实。

        民间文化进校园:打造本土化的美育课程

        踏入连元街小学的版画教室,教室后方墙壁上悬挂的一组色彩斑斓、形象夸张的长条形版画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江苏省美术特级教师、连元街小学贾方老师介绍,这是江苏省第一批非遗、民间版画“无锡纸马”,也是学校特色版画课的内容。

        为什么选择“无锡纸马”?贾方向记者介绍,“无锡纸马”与传统的彩色木版画相比,制作工艺相对简单,形式灵活且有地域特色,既符合孩子的个性,又能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

        “无锡纸马”进了课堂,又该怎么教?贾方介绍,课程不仅让孩子体验和学习“无锡纸马”独特的艺术技巧,更注重挖掘背后的文化内涵。“传统的民间艺术蕴涵着浓郁的人文精神,是我们民族真正的‘根’和‘本’。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由技术层面的学习,转化到对本土传统民间风俗文化的了解、理解和消化中来。”

        像连元街小学一样,近年来,无锡市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将本土民间艺术“请”进校园,研发了一系列基于地域文化的特色课程。

        在紫砂文化的兴盛地宜兴,丁山小学聚焦基于陶文化的学校课程建设,推动宜兴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学校成立“陶娃紫砂研究院”,开发《陶娃学紫砂》校本课程,精心打造了“陶娃艺术中心”,为学生提供进行紫砂陶艺活动的丰富空间。

        在江阴市,推行“锡剧、二胡进校园”多年来,成果颇丰。自2010年推行“锡剧进校园”、2013年推行“二胡进校园”起,江阴市已培养了超过万名锡剧苗子与二胡苗子。

        在普及中提升:构建普惠式的美育平台

        周四下午第一节下课铃声一响,无锡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同学们纷纷奔向各自的艺术教室:管乐、极简音乐、昆曲、小提琴、丙烯画、书法……其中,一间艺术教室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偌大的房间里,只有三名孩子,他们正在老师的指点下,认真地拉着小提琴。

        这堂三个人的小提琴课,是无锡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兴趣跑课”的成果。“不管几个人选课,我们都会把课开起来。”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无锡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经过多年的探索,建立起了全员参与、多个层次的艺术教育体系。面向全体低年级学生,设置学生自主选择的“兴趣跑课”;针对三到五年级学生,则开设相关艺术类校级兴趣小组;面向六年级学生,安排全员开放的大课程,邀请校外专家入校开展活动。

        这是无锡市努力构建普惠式美育平台的一个侧面。在大力推进学校美育的过程中,无锡市坚持开展面向全体的艺术实践活动,以艺术“1+N”项目为抓手,让每名学生至少具备1项艺术爱好或特长,参加若干项艺术活动,培养基本的审美素养;同时支持、鼓励学校开展艺术教育研究,通过学科教学、综合实践和社团活动等形式,将艺术教育融入课程。

        在普及的基础上,艺术教育如何进一步提升?

        “艺术教育应为学生拓展更广阔的天地。”这是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长期形成的关于艺术教育的理念。从1996年起举办的校级“雏鹰艺术节”,到日常的班级合唱比赛、中队朗诵比赛、班级集体舞比赛等集体活动,给了每一个孩子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而在无锡市五爱小学,每年“六一”节前后,学校都会为孩子们办一场校外美术展。从无锡泥人博物馆到惠山古镇,从广州美术馆到北京中华世纪坛,都成了孩子们挥洒想象力的舞台。

        让爱与美根植心灵:树立浸润式的美育理念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合唱教室里,传来悠扬的歌声。看着每一个人投入的模样,很难想象他们在几个月后即将走上高考的考场。每一个高三学生,每周一节合唱课,这样的课程安排在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早已不足为奇。

        为什么在学业紧张的高三还要开设合唱课?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说:“那些经过合唱团训练的孩子,说话的声音都变了,自内而外地美起来了。这种美对他人生的增值,和分数对人生的增值相比,是同样重要的。”

        在无锡市湖滨中学,召开过一场别开生面的研讨会:来自语文、政治、历史、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的老师,各自分享了如何将美融入课堂的思考。校长过健介绍,作为江苏省唯一一所艺术特色完全中学,学校在坚持做好美术专业教育的同时,在学校推行“大美育”,将美的理念渗透到学校教学的方方面面。

        “艺术教育承担着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培育下一代文化艺术修养的历史重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创新的需要,促进校园艺术发展,提升学校艺术品位,全面增强广大青少年文化艺术综合素养,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和担当。”无锡市教育局局长唐加俊饱含希望地说。

        (本报记者 唐芊尔 苏雁)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