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24日 星期二

    湖北武汉发布《武汉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

    长江大保护展现出全新气象

    作者:本报记者 夏静 张锐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24日 10版)

        12月6日,湖北武汉发布《武汉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计划在明年年底完成对辖区长江、汉江干流渔民的退捕工作,暂定实行10年禁捕。

        2003年以来,国家实施长江春季禁渔,并不断延长禁捕时间,扩大范围。2019年《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的颁布施行,标志着长江全面禁渔时代的来临。各地退捕列入倒计时,此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

        事实上,江城武汉早在2018年年底已经完成市内的国家级和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退捕。武汉分类分阶段禁渔,正是国家蹄疾步稳开展长江全面禁渔的生动注脚。

        告别久居甚至世居的江河湖泊,近27.8万渔民携11万条渔船,正在离水上岸。长江大保护展现出全新的气象。

    竭泽而渔苦果难咽

        “宁吃鲥鱼一口,不吃草鱼一斗。”深受人们喜爱的“长江三鲜”之一的鲥鱼,如今已难觅踪迹。

        岂止是鲥鱼,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

        浩荡长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是十分重要的种质资源库,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日,第一届“长江学”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专家介绍,据不完全统计,长江流域有水生生物4300多种,其中鱼类400余种,含特有鱼类180余种;软体动物近300种,其中特有种近200种。

        然而,随着水域污染、挖砂采石、拦河筑坝、航道整治、滩涂围垦和酷渔滥捕等无序和过度开发利用,长江水生态系统严重恶化,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下降,一些标志性物种已踪迹难寻。“长江女神”白鱀豚被宣布功能性灭绝,江豚数量也跌至1000余头。

        资料显示,长江流域渔业捕获量已从1954年43万吨明显下降,至2011年不足10万吨,仅占我国水产品总产量的0.15%。

        一直以来,基层渔政执法任务繁重。有的渔民为了逐利,用上了“电毒炸”“绝户网”“迷魂阵”,大鱼小鱼虾米被一锅端。渔民越捕越穷,资源越捕越少。

    禁捕方案带来转机

        为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和水域生态修复,从2003年开始,国家开始在长江流域实施禁渔期制度。2016年,扩大了禁捕区域,并将禁捕时长从3个月延长为4个月。

        长期致力于鱼类学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认为,酷渔滥捕是损害长江渔业资源的最直接、最重要因素。从2006年开始,他奔走呼吁长江流域禁捕十年。以“四大家鱼”为例,十年禁渔,将有2至3个世代繁衍。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2017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率先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实现全面禁捕;次年2月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要建立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补偿制度;2018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见》出台;今年1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人社部联合印发《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

        根据长江全面禁渔实施方案,2019年年底以前,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率先实行全面禁捕;2020年年底以前,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保护区以外水域的渔民退捕,暂定实行10年禁捕。

        在曹文宣看来,2019年1月出台的禁捕方案,为长江摆脱“无鱼”等级带来了转机。

    协力守护长江鱼类

        从三四个月的春季禁渔,到长达十年乃至永久的长江全面禁渔,对于久居水上、捕鱼为业的渔民而言,改变的不仅仅是一种生产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确保渔民转产安置,退得出、稳得住、能小康是最紧要的工作。长江流域涉及退捕合法持证渔船11万多艘,渔民约27.8万人。其中,湖北全面禁捕水生生物保护区占全国总量的25%,长江干流湖北段、汉江干流常年禁捕总里程超过2000公里,涉及退捕渔民达3.77万人、渔船1.86万艘。

        曹文宣强调,很长一段时间里,在洞庭湖、鄱阳湖等长江水域的连家船渔民生产困难,生活贫困,需要政府有序地安排他们上岸定居,转业转产。

        为打好这场禁渔攻坚战,各地纷纷倒排时间表,积极制定具体退捕方案。摸清退捕渔民和渔船底数,精准建档立卡,多方筹措资金落实退捕补助,强化社会保障兜底。此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扶助就业创业,引导渔民转产转业。据了解,中央财政已累计拨付补助资金超过72亿元。

        “这次汉江全面禁渔10年,政府考虑得周到,除了对回收的渔船、网具补偿外,还有安置补偿、转产期补偿,大概有十几万块钱,还给我们交养老保险。我身体好,还能打几年工,等60岁了就可以安心养老了。”今年54岁的杨安洪,是襄阳双沟渔业社渔民。他的爷爷、父亲都以打鱼为生,他自己在汉江、小清河打鱼也有25年了。

        渔船拆解、渔民上岸,如何防止有人利欲熏心非法捕捞,扰乱水生资源休养生息,成为抓好长期禁渔实效的重中之重。

        为打击电鱼、地笼网等不法捕捞行为,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印发《2019年度全省“清江、清湖、清库”渔业执法行动方案》,自10月1日起至12月底开展“清江清湖清库”专项行动。同时,湖北省渔政执法部门联合省生态环境厅、长江航运公安等部门,开展长江干流巡航执法。对于符合移送条件的,按照《湖北省渔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制度》要求坚决移送。

        襄阳市水产部门相关负责人何家庆介绍,汉江襄阳城区段水域实行禁捕后,襄阳整合执法力量,加大执法力度,同时发挥汉江渔业资源环境监测中心作用,聘请巡护员,邀请社会组织参与,共同构建汉江水生资源群管群护的大格局。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记者了解到,武汉市在禁捕期间,还依法加大打击市场、餐饮酒楼关于长江、汉江江鱼的虚假广告宣传行为。

        现在,随着长江全面禁渔、化工企业关改搬转等长江大保护举措协同发力,苏东坡在《鳊鱼》中吟诵的“晓日照江水,游鱼似玉瓶”景致,必将再现长江。

        (本报记者 夏静 张锐)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