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
12月1日,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美学家、中国实践美学及中国美学史研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刘纲纪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
1956年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刘纲纪受时任武大校长李达邀请至武汉大学哲学系从教。半个世纪以来,刘纲纪致力于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中国美学史、中国书画史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等诸多学术领域,并形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的美学思想体系,被美学界公认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美学的重要代表。
刘纲纪注重美学原理的研究,始终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来研究美学问题,是实践观美学理论系统的论证者和深刻的阐发者。他撰写的《艺术哲学》一书,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美学为指导的艺术哲学专著,构建了一个逻辑严密的艺术哲学体系。他作为主编之一、并执笔撰写的《中国美学史》(第一、二卷),填补了我国自“五四”以来没有一部系统的中国美学史的空白,被认为是中国美学史的“开山之作”,是美学界引用率最高的著作之一。他撰写的《〈周易〉美学》被认为是《周易》美学研究的一大成果。
不单沉潜于学术研究,刘纲纪还注重艺术实践,一直坚持书画创作,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曾说,自己走上美学研究这条道路,是从绘画和书法开始的。从艺术实践到艺术理论,再到美学和哲学,顺理成章。2012年,“当代学术名家:刘纲纪书画展”展出了他150余幅精美的书画作品。同年,收录了269幅书画作品的《刘纲纪书画集》出版。刘纲纪也被誉为“思想家中的艺术家、艺术家中的思想家”。
刘纲纪以美学为媒,推动中外学术交流。1999年,他应德国特里尔大学校长哈斯勒教授的邀请,以客座教授的身份到该校讲学,其6万余字的演讲稿《德国美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被特里尔大学以德文出版,并附录了其书画作品。“我非常欣赏他在中国美学方面的成就,他是那个领域里的一位伟人。”德国著名汉学家卜松山认为刘纲纪的著作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他自认为是刘纲纪的学生之一。
辞世前一个月,刘纲纪在参加第九届东方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时寄语后学:中国文化正在走向世界,中国美学的发展应保持其优秀的传统走出去,并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其他国家的美学优势。
“具有哲学家的风骨,且为人诚挚可亲。”华人学者傅伟勋曾这样评价刘纲纪。在武大执教的数十年里,除了思想上的创见,刘纲纪注重美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20世纪80年代,武汉大学哲学系创建了美学硕士点,武大成为最早建立美学硕士点和较早建立博士点的学校之一,培养了大量美学基础性人才,为中国美学建设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彭富春撰文回忆刘纲纪说,“遥想十八岁的我,走进您珞珈山的课堂。您用中西智慧的精华,哺育了饥渴的我。从此我走在了思想之途,不忆过去永向将来。”
“搞学问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国家民族,一定要有更开阔的视野,更远大的抱负。”“搞学术就要开明,还要自信。”刘纲纪对学生没有门户之见,思想具有包容性。易中天回忆,当年刘纲纪先生参加了他的硕士论文答辩会。虽然学术观点不同,且在会上发生争论,但刘纲纪却仍然给予他高度评价。
耄耋之年,刘纲纪仍旧笔耕不辍,指导博士生,几十年如一日,甚至工作到深夜。学生沈静回忆:“每一个弟子的博士论文,他都一字一句细细斟酌,论文的空白处,到处是先生密密麻麻的修改和批注。”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师贺念说:“几周前拜访刘先生时,先生文思泉涌并嘱托我们美学后辈要积极开展青年论坛。”
晚年,让刘纲纪最牵挂的是《中国美学史》的修订工作。“刘老师认为原来的版本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新版一定要重新架构,他一直在深入研究中西方哲学,已经写下了五六十万字的手稿。”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邹元江说,这是老师永远的遗憾,但刘老师一以贯之的学术信仰,对学术近乎严苛的态度,将一直激励自己。
(本报记者 夏 静 张 锐 本报通讯员 吴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