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打通“专业”与“职业”鸿沟

    校企深度融合有了新方法

    作者:本报记者 刘博超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04日 11版)

        如何促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一直是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难题。2019年年初,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行了新一轮部署。日前,推进全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举行,记者就职业教育领域校企合作中出现的新方法、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相关采访。

    整合企业标准为教学标准

        HCIE(华为认证ICT专家)是华为认证体系中最高级别的ICT(信息和通信技术)技术认证。在信息通信领域,通过这项认证的人就意味着是行业内顶级专家了。在全球通过认证的8000多名专家中,深职院的毕业生就有170多人,占比超2%。职校生也能站上尖端科技领域的世界舞台,这打破了大众对职业技术学校只能培养“工匠”的一贯刻板印象。

        而这一切开始于2008年。那时,深职院在调研中发现了一个现象,即便该校学生通过了相关人社部门组织的职业等级考试,但找工作时,一些企业的人事部门招聘人员根本不看他们的简历。“归根结底,是技术发展快,原有的等级证书脱离了产业发展。”面对这样的困难,深职院拓宽思路,能不能直接引入企业的培训标准呢?

        当时,华为内部的专业培训主要是面向自身员工和三大运营商等合作伙伴的成熟工程师。这些员工多是理论功底深厚、工作经验丰富的行业翘楚。无论是课程体系,还是教材编排,对于职校学生都有一定难度。为此,深职院聘请华为的相关专家加入教学团队,对原有课程进行改造。“改造的过程也是对专业规律、认知规律重新理解和把握的过程。”深职院副校长马晓明说。经过三年的改造,原本艰深的教学内容改造完毕,一套适合高职起点的教学方法逐渐形成。

        先进的技术、标准保障了人才培养符合市场标准,龙头企业构建的人才生态体系让职校毕业生在上下游企业都受到追捧。华为认证体系覆盖ICT行业全技术领域,被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信行业所采用。2019年,深职院与华为的合作模式被评为国家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目前,这套课程体系已经走出国门,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信息通信人才培养。

    介入行业服务与标准制定

        与行业龙头合作,说得容易做起来难。职业院校有什么资源优势可以打动企业呢?

        “书刊印刷分技术委员会”“包装印刷分技术委员会”,这两个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分会是深职院印刷专业吸引企业的法宝。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印刷行业的规则制定者,但作为行业协会,日常运营、会议组织、事务处理既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又需要相对公允持平。此时,院校的独特优势就显现出来,他们有常设机构和稳定人员,有专业积累,而且不牵扯过多的商业利益。因此,深职院通过努力,将两个分委会的秘书处设在了学校的相关学院。

        “印刷行业有几十项标准,我们都参与了制定。”深职院印刷工程学院副院长柏子游介绍,每个行业标准可能需要两三家企业组成起草小组,标准起草完毕,要请相关企业来审查标准,经过多次研讨,逐字逐句地将标准的表述与实践相结合。“这项工作虽然烦琐,但帮助职校老师熟悉了产业发展,他们也为此站在了行业前端。通过这个平台,职校老师参与了很多技术攻关和标准调整,让人才培养和技术储备都更加有的放矢。”

    “1+X”试点:不能把老师变成培训师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提出,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做优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随后,教育部等相关部委又出台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部署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简称“1+X”试点),在建筑工程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物流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等各领域遴选确定了参与首批试点的有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将产品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转化为人才认证标准,打通“专业”与“职业”的鸿沟,把技能标准引入学校。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把“证书”变成“生意”的不良情况。例如,物流行业的某些企业将搭售设备、产品、软件作为为院校提供培训评价的附带条件,还有一些评价企业联合院校,对教师培训进行高额收费。目前,这些违规情况均已被叫停。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强调,这个试点是遴选,而非评审、推荐,这就表明,培训评价组织提供的服务含金量多少需要经过社会评价的检验。“X证书是自主自愿不强制的,也不是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职业教育首先要注重的是社会效益,不能把老师变成培训师,学校变成培训公司。”

        湖北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孔祥恩说:“让学生多掌握一种技能,拓宽就业渠道,这本身是教育的一件好事,但在实施操作的过程中也要有管控。我们已经约谈了一些民办院校的董事长,要求他们不能误导学生,要让评价机构处在公平公正的领导之下。”

        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应若平则建议,除在企业设立多元化技能等级标准之外,还要设立一批基础性标准。“不同的企业对岗位有不同标准,这个企业未必认可那个企业的标准,而培训评价的标准应是能力的素质而不是岗位的证书,这也是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

        (本报记者 刘博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