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03日 星期二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作者:范黎波 尚铎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03日 16版)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强调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当前,我国与国际社会的互联互动空前紧密,国际国内的经济联动效应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要想统筹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就必须在巩固既有经济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上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进一步探索对外经济合作新模式、新路径、新体制,持续创新符合我国国情、适应国际规则的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内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一是要求“更高水平”,这就需要我们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格局;二是“经济新体制”,既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还应推动建立与国际贸易相契合的经济新体制,积极参与并推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1.更高水平的开放程度

        这意味着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上推动开放,不仅提升开放的范围、领域和层次,而且需注重开放的质量、效率和效益,加快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国际影响力。目前,我国正在从以下方面着手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

        一是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开放程度的日益提升,迫切需要有更大更好的开放平台来承载,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便是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更高平台。目前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已增至18个,加大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发展路径,已成为我国提高开放水平的重大举措。

        二是加快优化对外开放区域发展布局。“一带一路”建设、西部开发开放等从根本上改变了西部开放的格局,使我国西部地区由内陆腹地逐渐转变为面向泛欧泛亚的开放前沿,这有利于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区域开放新格局。必须认识到,只有优化对内对外的开放布局,才能构建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只有通过全方位开放实现经济提质增效,才能提高整体经济的开放水平。

        2.持续创新的经济体制

        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离不开经济体制的持续创新。随着全球价值链、供应链的深入发展,我们在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同时,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大科技创新机制对实体经济的引领作用,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国情、适应国际投资贸易规则、有利于合作共赢的对外开放新模式、新路径、新体制。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经济体制改革已取得新进展和新突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截至今年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9%,供需结构更趋协调平衡,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机制正稳步形成;“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入,国内逐渐形成了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据2019年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显示,我国营商环境排名跃居全球第31位,比上年提升15位;国企国资改革系统推进,国企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2019年美国财富杂志公布,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国家电网的营收等指标均再创新高,彰显了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从兴办深圳等5个经济特区,到开放大连等第一批14个沿海城市,再到建设长江三角洲等沿海经济开放区,我国已逐渐形成从局部到整体,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但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等“逆全球化”思潮盛行;另一方面,国内劳动力成本和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为了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实施改革,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这是推动更大范围开放的有效途径。经过41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与世界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经济发展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中,与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这是开放型经济发展到更高阶段的必然选择。为推动更高水平的开放经济,必须着力提高引资质量,优化引资结构,同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勇敢跳到世界经济的汪洋大海中去搏击风浪、强筋壮骨,进一步挖掘双向投资的潜力,深化双向投资合作,促进贸易双向平衡,为推动更高水平的开放注入新动能。

        加快建设贸易强国,这是推动更广领域开放的有力抓手。201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首超30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但是对外贸易大而不强、粗而不精、效率效益偏低的问题仍旧存在。为了加快转变成为贸易强国,必须更加重视进口的作用,进一步降低关税和制度性成本,培育一批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扩大对各国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进口。同时重点关注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一方面积极扩大数字贸易的开放力度,培育数字旅游、数字教育、数字金融、数字医疗等领域的贸易增长点,主动扩大优质数字产品的进出口额度;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新兴服务贸易,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包括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及丰富程度,促进服务贸易健康发展。通过鼓励出口和增加进口并重、推动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协调发展,最终实现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优化区域开放布局,这是推动更深层次开放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中走在了前面,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东北振兴、西部开发战略的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日益显著,但与东部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必须改变沿海城市强内陆城市弱、东部地区快西部地区慢的开放状况,优化区域开放的空间布局,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区域开放新格局。不仅海上要对外开放,陆上也要对外开放;不仅东部地区要开放发展,西部和内陆地区也要开放发展。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开放平台的健全,内陆必将推动各类开放要素加速集聚,从“跟随跑”转向“齐步跑”。

    推进经济体制持续创新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体制在百废待兴的时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经济运行步入正轨,通过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与把握,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时代探索对外经济合作新模式与新路径,推动对外开放格局向更高水平发展,离不开经济体制的持续创新。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既有利于鼓励先进,促进效率,最大限度激发活力,又有利于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要不断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并从广度和深度上对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做出部署。

        加大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巩固科技创新的基础。2018年中国的研发投入比上一年有所提高,但与美国和德国等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为了减弱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对“投资、资源、政策”的依赖性,应该把科技研发投入作为重点,统筹各类产业的发展需要和实际目标,进一步提高科技投入的供给额度,努力实现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从无到有的跨越。另一方面,加快成果转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成果转化,只有把创新能力和实体经济有机结合才有生命力,才能够实现价值回报。立足资源优势和传统产业,推动科技创新融入实体经济发展,形成一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原创性成果。突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为经济体制持续创新提供活力。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适应的经济新体制。随着全球贸易发展局面的深刻变革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持续发展,及时了解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在国际市场中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路径制定合理规划,提高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能力,需要我们主动适应国际投资贸易规则,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建设,在制定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过程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这既拓展了我国所需的对外开放空间,也体现了我国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的责任与担当。

        (作者:范黎波、尚铎,分别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商学院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