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次的“焦头烂额、手足无措”,一遍遍的“不破不立”……参与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的画家们,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深扎”高原、村寨、边疆,在汗水和泪水里,把为时代立传、为人民画像的愿望,汇聚在笔端,交出了一份圆满的答卷。
千年雄安、精准扶贫、科技创新、国之重器……这是一批当之无愧的“大画”。尺幅大——小则长宽两三米,大则长宽六七米;主题大——国计民生,时代新象,画面呈现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蓬勃向上的中国风貌;分量大——艺术语言丰富,气象万千,具有史诗般的恢宏气质。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总结会在京举行。该项目历时近3年,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加强对重大题材特别是现实题材美术创作的引导和扶持,推出一批优秀的现实题材美术作品和中青年创作人才。现阶段的任务已基本完成,共推出作品134件,其中,表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重大成就、重大事件现实题材作品超过70%,180余位中青年作者参与了创作。
构图不佳,效果不理想,画家孔凡博用坏了两把刮刀,整整刮了一夜,画了好几个月的画面被抹掉。同画室的画家赵晓东掂量着刮下的一大堆颜色说:“掉‘肉’两斤,不破不立。”
“尽管经历了一年的草稿打磨,画面上的每一个元素都了然于心,但真正到两米乘六米的大画布上去画还是非常困难的,任何一个小的透视线都不能出错。”画家刘玉龙说。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用“见人、动人、感人”作为创作的指导性原则。为了捕捉人物特色、抓取鲜活的情节和感人的故事,艺术家深入一线,不惧艰苦,不断调整,提炼出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呈现在生活里的色彩与质感。
画家张文平创作了以“抗击舟曲特大泥石流”为主题的《激流壮歌》,为了让画面中的救援场面与环境更真实生动,他专门挑选与泥石流发生当天同样的天气,在事发现场进行写生,使环境与救援细节、救援场面更为贴切。
雕塑家申红飚要塑一组乌兰牧骑形象,为此他九次深入东乌珠穆沁草原。“在一次秋季转场时,气温降到零下30摄氏度,马群完全稳定后我们也卸鞍绊马,和衣睡在雪地上,底下铺的厚毡子和大羊皮褥子很热,喝口冰矿泉水能凉快些,不一会矿泉水也冻成冰坨了。”
在这些“深扎”之后,我们看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张张感人至深的脸孔——《暖心——十八洞村贫困户精准识别公示会》里湘西苗寨村民露出憧憬未来幸福生活的微笑,《最美太湖水》里青年科技人员检查太湖水质时认真而专注的表情,《敦煌女儿》里樊锦诗柔弱的身姿、坚毅而执着的面庞……不是对“主题”的刻板图解,而是使“主题”融入生活,画家先感动自己,再以真情实感打动观众,使作品具有了恒久的感人力量。
主题创作,简单来说,就是国家命题,艺术家来答卷。
本次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主旨是聚焦现实,以美术作品的形式反映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及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不懈奋斗。
画家邬大勇说:“就像体操赛事里的规定动作,这个规定动作先得会做、能做、做好了,然后再去发挥,是有限的自由,是很有难度的。然而在这种难度里创作,却有快乐,限定本身也就让自由显得珍贵而有质地。”
在创作中,艺术家们希望能够突破主题性创作在个性探索上相对薄弱、艺术表现语言上相对陈旧的藩篱,尝试新的艺术手法,开拓新的艺术语言。
画家于振平画的是法治题材,以宪法宣誓仪式为表现对象,运用大透视及不完整感的处理,让画面更具张力。他在传统写意笔墨基础上,大胆融入西方现代绘画的表现手法;在画面上,强调强烈阳光所造成的明暗对比,这也有别于传统中国画的线性平面感表达;在用墨上尽量保留中国画的水墨韵味,但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尽量避免中国画中容易出现的概念化表达,强化人物性格的表现。由此,在把握主题的前提下,表现出了新意和震撼力。
何家英、王振、祝建华、霍炬、季颁、周涛共同创作的《双喜临门》,描绘了塔吉克族群众在国庆节办婚礼的场景。为了表现戈壁土黄色的感觉,他们就地取材,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采集了大量的澄板土运到北京的画室,加以研磨制作,最终制成颜料用来作为底色,使作品呈现出浓郁的地方风情。
画农村电商,不要像村头集市;画共享单车,不要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自行车流……画家们捕捉当下的地域风貌、人物特征,笔下呈现的是新时代、新气象、新生活。
有一些画面总是在创研班的学员心头回味。
老一辈油画家詹建俊来给学院讲课,将自己1957年参加“马训班”的毕业创作《起家》带到了现场,向学员讲述主题性美术创作的艺术规律与创作心得。
90岁高龄的全山石先生一级一级爬上五楼教室的台阶,给每位学员悉心指导。班主任何红舟、孙景刚老师几乎24小时通讯在线,回答学生的一切疑问。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诸迪介绍,与以往大型创作项目不同,本次由艺术司分别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等专业机构合作,举办了5个为期2年的脱产创作研究班,在带动教学和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加强了主题性美术创作人才梯队建设。
来自贵州省荔波县的曹本健是一名基层文联的美术工作者。他创作的以西江千户苗寨节日芦笙舞和原生态侗族大歌为画面主体的《大山的节日》,画面人数过百人,因缺乏经验,面对如此宏大场景,常感顾此失彼。
“正稿推进过程中,何红舟老师的一次示范给我很大触动。好不容易我才将众多远景人物如鸡蛋大小的头部‘较为准确’地抠画出来,何老师‘嚓嚓’几笔,原来清清楚楚的形象顿时‘面目全非’,只留下一些大小不一的色块和依稀可辨的表情,站在一旁的我好不心疼。然而当我退后几步,虚实关系、空间关系瞬间全都出来了。我这才对何老师的一句‘油画油画,近看鬼打架’这看似通俗、实则是对油画本体语言的形象解读有了更多的领悟。”曹本健说。
学员在创作中,不仅有知名美术家、美术理论家指导,还有党史、国史、军史等相关领域专家及时给予辅导、指点迷津。创新组织方式,重视人才培养,多方通力合作,希望项目能够留下一批经得住时代和历史检验的优秀作品。
目前,本阶段创作告一段落,接下来,项目还将围绕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继续补充部分重要的选题,不断完善重大现实题材创作选题序列。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主题创作的探索还在继续,时代的风华在艺术家的笔下,绽放出绚烂的光彩。
(本报记者 于园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