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宁11月15日电 记者周仕兴从广西民族博物馆获悉,由该馆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组成的研究团队,在距今190万年的巨猿化石中成功提取遗传信息,并确认这个已绝灭的物种与亚洲猩猩存在密切演化关系。这是首次在亚热带地区化石中,提取到年代如此古老的蛋白质证据。这项研究成果于14日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
巨猿是曾生活在地球上的体型最大的灵长类动物。大量化石证据显示,其主要分布在中国广西、海南、贵州、重庆和湖北等地。迄今发现的17个化石地点,大部分在广西西南部。巨猿拥有巨大的牙齿和下颌,是人类的2至3倍,据推测其身高超过2米,体重超过300公斤。
1935年,荷兰古生物学家孔尼华从来自中国华南地区的化石中,辨认出3颗巨大的灵长类牙齿,将它命名为步氏巨猿。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古生物学家首次在广西找到巨猿化石确切产地。近20年来,中国古人类学家在广西百色盆地边缘和崇左地区的洞穴堆积物中,又发现了大量不同时期的巨猿化石,初步弄清了巨猿在我国南方出现和绝灭的时间。
在近一个世纪的探索和研究中,古人类学家基本确认了巨猿是人类演化系统中的一个旁支。但有关巨猿起源和演化的科学问题长期困扰着学术界,比如在众多大型猿类中,巨猿与哪些物种的亲缘关系最密切?巨猿在演化进程中,何时分离出来并独立演化?
带着这些问题,广西民族博物馆终身研究员、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王伟,广西民族博物馆博士廖卫,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进化基因组实验室合作,对出自广西百色市田东县布兵村吹风洞的一枚190万年前的巨猿牙齿化石,采用古代蛋白质测序技术进行遗传物质提取和测序,结果表明:巨猿与现在生活在东南亚地区的亚洲猩猩具有最为密切的亲缘关系;大约在1200万年前,巨猿从猩猩家族中分离出来,并独立演化。
“这一发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论文通讯作者王伟认为,遗传学方法的引入,为人们了解早期人类起源、演化和扩散打开了一扇窗户。
论文通讯作者、哥本哈根大学教授恩里科·卡佩利尼说,此前科学家们只能将巨猿化石的形状与现存类人猿的骨骼进行比较,现在通过蛋白质测序,可以清晰地知道巨猿与猩猩之间的进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