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11月14日 星期四

    观察类综艺节目扎堆 如何在创新中摆脱套路

    作者:本报记者 牛梦笛 本报通讯员 吉韵光 《光明日报》( 2019年11月14日 09版)

        近期,观察类综艺节目在各大卫视与视频网站得到了大众的关注和喜爱,正在播出的《做家务的男人》聚焦家庭中的男性角色,让观众看到了不一样角度下的家庭故事,即将播出的《心动的OFFER》让观众对律政行业的真实职场环境有了更多期待。

        观察类综艺节目以“第一现场真人秀+第二现场演播室观察员评论”的独特播出方式进入大众视野,《我家那闺女》《我家小两口》《心动的信号》等节目的热播让观察类综艺节目备受青睐。“慢综艺”、情感观察、代际沟通、夫妻关系……这些都是观察类综艺节目里包含的主题,那么,为什么观众喜欢看观察类综艺节目?观察类综艺节目究竟在观察什么?

    从情感到职场:内容创新拓宽观察边界

        目前,中国综艺节目中的观察类综艺节目主要以代际情感类、夫妻纪实类和都市相亲类等注重情感表达的节目为主,将亲情、爱情中的代际关系和两性关系碰撞作为主要看点,通过家长里短的真实故事呈现。

        伴随着较高的收视率与点击率,同类型节目的大量出现导致了节目内容同质化、节目嘉宾重复化的问题,如在《我家那闺女》和《女儿们的恋爱》中都有傅园慧父女的身影,《我家小两口》和《女儿们的恋爱2》里展现的也都是郭碧婷和向佐的爱情故事。

        此时,将镜头从家庭情感转向职场生活,解决了观察类综艺题材趋同的节目困境。即将播出的《心动的OFFER》和已经播出的《我和我的经纪人》都由腾讯视频出品,分别聚焦国内律政职场与艺人经纪行业,真实地展现当下社会中不同行业的职场现状。《心动的OFFER》通过8名来自海内外知名院校法学院普通学生的职场初体验,直接将学生到职场人的身份转变和职场里的残酷竞争关系真实地呈现给观众,具有较强的现实感与可看性。

        从情感到职场的节目内容转变,拓宽了节目制作者的观察创作边界,也给受众带来更加丰富的观看体验。在湖南卫视综艺节目导演陈歆宇看来,“所谓观察只是一种技术手段,手段永远不会过时”。除了母子、父女、夫妻等家庭关系,各类社会关系也值得被观察。比如,从老板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出发聚焦职场观察。“人物关系的创新,是观察类综艺节目创新或者迭代的一个核心。”他说。

    从女性到男性:对象的变化呈现更精彩的故事

        细数已经播出和待播出的观察类综艺节目,基本都是将女艺人作为主要被观察的对象,将男性作为观察主角的节目屈指可数。虽然女性与女性之间可能更加容易产生强烈的戏剧冲突,从而增加节目的可看性,但相较于在社会中仍存在诸多掣肘的女性,男性似乎更容易在镜头前放飞自我。比如《做家务的男人》作为一档对男性行为关注度更高的观察类综艺节目,为大众提供了更精彩的故事,也形成了更广泛的社会讨论热潮。有网友表示:“《做家务的男人》观察角度很新颖,以男人做家务的视角观察家庭生活,很符合当下社会的矛盾和热点。节目中多次提到‘每个家庭都有属于自己的相处方式’这句话,说明思想在转型,很具有社会意义。”

        在以女性作为主要观察对象的节目中,节目受众以女性为主,而随着被观察主人公性别的变化,也直接导致了男性观众比例的上升。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看来:“对家庭相处模式的探讨,提升了男性在家庭生活中的存在感,将男性在家庭里遇到的问题进行剖析,让观众看到了不一样角度的家庭故事与人物关系。”

        观察类综艺从对女性到对男性的观察不仅是观察对象的转变,也是对观众观察真实诉求的满足。观察类综艺对现实生活里不同关系、不同故事的观察记录,通过节目设置让观众感同身受,从而引发社会舆论对现实的探讨。

    从真人秀到观察类:综艺节目关注现实生活引发思考

        与《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等传统户外真人秀不同,观察类综艺节目弱化了游戏环节,将真实发生的具有新闻属性的纪实性内容融入综艺当中,落脚点更加注重对现实环境的反映。

        “在虚构和表演类的内容甚嚣尘上的时候,观察类综艺这样一种更贴近生活本真、具有生活自然质感状态的节目,满足了观众对真实的情境、真实的生活状态而不是受综艺性剧本约束和塑造内容的需求。”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认为,“这也是电视美学中永恒的一个真理,即电视对于真实的、逼真的呈现永无止境的一种追求,即便是在综艺节目当中,也仍具有这种强烈的诉求。”

        在摒弃剧本、记录真实的拍摄基础上,观察类综艺节目还聚焦社会话题。比如《我家那闺女》《我家那小子》通过独身明星的日常生活,暴露都市独居男女的生活现状,结合明星家长的辛辣点评,呈现中国亲子关系群像;《心动的信号》《遇见你真好》聚焦当下年轻人关注的恋爱社交问题,让人们在观看普通人恋爱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心动价值观;《妻子的浪漫旅行》《做家务的男人》从婚姻关系中的两性角度出发,通过明星家庭的相处模式,探寻正面的社会家庭观。

        在冷凇看来,“《做家务的男人》等观察类综艺将原本自然主义的纪实性素材经过嘉宾的提炼式、经验式、趣味式总结,形成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话语场,让真人秀节目在第二时空的群聊互动中实现价值升级”。观察类综艺节目因为内容真实,所以更受观众喜爱;因为直击社会问题和现代人的生活痛点,所以更能引发观众的思考。此类节目对当下、对人生都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像一面镜子让观众能从中看到自己,映射出个人生活里存在的问题,以个人现状映现出社会诉求,引导更加正向的公众讨论。

        对于未来观察类节目将何去何从,电视评论人何天平认为:“眼下大量情感观察类节目的入局,要形成差异化的市场竞争,‘谁观察’和‘观察什么’都需要有大刀阔斧的创新,才能寻得自身的独特价值。目前的创新大多着眼于观察对象的突破。但观察类节目的社会意义并不仅仅是关乎个人的,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进一步实现格局跃升的空间。”未来,观察类综艺节目可以更多地从不同方面的现实问题出发,找到更加值得大众思考的角度与内容,为观众提供更加广阔的讨论空间。

        (本报记者 牛梦笛 本报通讯员 吉韵光)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