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一个清晨,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大同小学六年级(1)班的班主任谢蓉走进教室,看到男生小新(化名)头戴帽子趴在桌上。如果在以前,谢蓉一定会马上过去责备他,让他把帽子摘下来。不过,在参加完“班主任心理培训”之后,她改变了方法。
谢蓉把小新叫到教室外,轻声细语地询问原因。原来,小新对自己的新发型极度不满意,怕被同学笑话,才一直戴着帽子。“你愿意把神秘的发型悄悄给老师看看吗?”小新摘下了帽子。看了看新发型,谢蓉说:“这和之前差别不大嘛,我觉得显得更干脆更利落了,不信你让同学们评价评价。”同学们看到小新的发型,也夸赞道:“帅!很帅哦!”小新听到夸赞,心情好了很多,摘下帽子正常上课了。
谢蓉老师的这个案例是胶州市教体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胶州市教体局创新构建了“五全”工作法,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包括0~3岁)到高中阶段无缝隙、无盲区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如今的孩子想法多兴趣广,个性突出,但也容易缺乏好学向上的动力,不如以往‘好教’‘好管’。老师们也感觉,出现心理困扰的学生一年比一年多。”青岛胶州市小学心理健康教研员叶华对记者说,国内有调查显示,中国各省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欠佳率平均值为14.3%。
“胶州是中央政法委确立的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联系点,针对日益凸显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创建了‘五全’工作法。”青岛胶州市教体局局长殷成伟对记者说,“五全”即全过程指导、全天候呵护、全员化参与、全方位合作和全区域推进,将学生心理健康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班主任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最直接的落实者,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少数”。2017年,胶州市教体局启动了“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工程”,每年拿出100万元专项经费,助推全体班主任考取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目前已培训班主任1800余名。全市学校共有二级心理咨询师185人,三级心理咨询师940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不断壮大。同时,截止到2019年,胶州全市106所中小学实现了心理咨询室“全覆盖”。
高质量的培训带动教师心育能力迅速提升。胶州市第六实验小学的小成同学(化名),虽然学习不错,但在人际交往中却是一个“刺头”,班主任刘远老师很头疼。经过培训,刘老师发现,孩子的问题往往有其家庭的影响。在家里,妈妈对小成的教育方式非打即骂,这也正是他问题行为的根源。
于是,刘老师在征得同意之后,利用培训中学到的“心理雕塑法”,让小成妈妈体验被指责、被痛骂时候的感受。直到最后,小成妈妈被骂得双手捂脸放声大哭,并痛悔说,原来自己那些恶毒的语言,对孩子的伤害那么深。她一定好好反思,找回那个曾经耐心和蔼的自己,让儿子也变得包容友善。
“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及家长,教体局在全省率先开通了全天候心理健康服务热线。”胶州市“心语热线”志愿者杨斌说,“有时候大半夜,也会有家长或孩子打电话咨询,每次我们都要做好详细记录,认真分析问题,并通过电话、家访等方式进行跟踪服务。”
随着服务品质的提升,“心语热线”受到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和信赖。目前,该热线已形成60余人的志愿者咨询团队,累计接听咨询电话4000余个,接受面询380多人。
家庭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但一直以来却是最薄弱的环节。为形成家校合力,胶州市教体局先后举办了九届“家庭教育咨询大集”,通过问卷总结出家长关心的13类问题,然后设置“主题摊位”,让家长进行针对性咨询。自活动开展以来,已接受“面对面”咨询5.1万余人次;同时,还设立了“早安心语”微信公众号,每天坚持推送家庭教育类文章,目前公众号关注人数已达13735人,累计阅读次数超过607万次。
“一直以来,农村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无论是学校设施、师资还是家长理念、参与程度都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距,”胶州市教体局副局长李文介绍说,胶州全市现有70余所农村学校,12万余名农村学生,留守儿童、隔代抚养、女童歧视等现象日益突出,农村学生更需要深化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促进城乡心理健康教育均衡发展,胶州市教体局又推出了“心理健康教育进村庄、进社区”活动,帮助农村家庭解决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疑难杂症”。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尽自己所能给孩子报了很多补习班,孩子放学一进门就督促他赶紧写作业……感觉操碎了心,但是他就是不买账。”家住胶州市河西郭社区的一位村民说,直到遇见了进村宣讲的赵老师,请教之后才发现,孩子平和的情绪、融洽的父子关系,才是根本。根本稳固了,孩子不需要督促,就能主动学习,成绩也自然就提高了。
“五全”工作法极大推动了胶州市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全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率从2016年的90.15%提高到目前的93.85%。该工作法还荣获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胶州市教体局根据工作案例汇编的家庭教育读本《家长的境界决定孩子的人生》和教师教育读本《教师的境界托起学生的未来》在2018年6月出版,也备受家长和老师好评。
(本报记者 刘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