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博士】
今年,华为等中国企业率先发布了折叠屏手机,带给全球消费者全新的体验。屏幕是如何做到可折叠的?
其实,折叠屏只是柔性屏的一种,是柔性电子技术积累到一定基础上发展而来。
柔性电子的概念,最早提出可追溯到对有机电子学的研究,大约起步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科学家试图用有机半导体替代硅等无机半导体,从而使得有机电子器件具备柔性特点。
2006年,科学家先提出了可延展无机柔性电子的概念,随后又衍生出一些更优的结构设计,使得电子器件的机械性能更加优良,可以承受拉伸、扭转、弯曲等复杂变形。
可延展性能是柔性电子独到的力学特性,人体器官组织的表面形貌非常复杂,如果器件不具有可延展性,是无法贴附在复杂柔软组织上的,但传统导线不具备延展性。
柔性电子技术可以改变传统信息器件、系统的刚性物理形态,实现信息获取、处理、传输、显示以及能源的柔性化,推动信息与人、物体、环境的高效共融,实现“万物皆互联”。
除了可折叠手机,柔性电子技术已在生物医疗领域开展了应用,比如无创血糖测量、光电血氧传感器、坐骨神经电信号采集等。
装有柔性芯片的传感器贴在人体表面可以实现对人体数据的收集。测量血压、血糖的“创可贴”,检测生理指标的衣服……这些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制造都将通过柔性电子技术实现。
这种柔性电子集成器件,融合了有机半导体和无机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使无机半导体器件具有可拉伸、可弯曲等变形特点,同时兼备传统无机集成器件和电路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
目前,在杭州有柔性电子与智能技术研发团队发布了两款可任意卷曲弯折的超薄柔性芯片,两款芯片厚度均小于25微米,不到一根头发丝的四分之一。两款柔性芯片分别是运放芯片和蓝牙芯片。与传统芯片相比,最新发布的柔性芯片不仅非常薄,而且柔韧度很好。
在5G时代,柔性传感器还将占据重要位置,把设备做成可弯曲、可延展的状态,带在身上没有任何感觉,并且可以呈现关于人体信息的所有数据,这是未来柔性传感器更高的境界和追求。
(本报记者 袁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