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22日 星期二

    苏州:同频共振的丝竹交响

    作者: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樊文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22日 01版)

        日前,苏州民族管弦乐团音乐厅落成,一场名为《来自苏州的声音》的大型原创音乐会在此首演。委约作品《来自苏州的声音》曲毕,掌声响起。指挥彭家鹏携乐团全体成员向此曲作者郝维亚鞠躬致敬,现场又一次掌声雷动,观众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魅力和震撼。

        苏州民族管弦乐团与苏州交响乐团、苏州芭蕾舞团一起被喻为苏州文化“新三朵金花”,自成立以来,一直围绕创新和原创两个关键词,努力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突出民族音乐的江南品质和国际表达,成立仅两年即成为向世界弘扬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主力军。

    用创新机制焕发民族音乐活力

        “苏州是一座经济发达、人文荟萃,充满时代气息又饱含历史底蕴的城市,这样一座城市的民乐团,究竟该呈现出怎样的面貌?”2017年5月,彭家鹏来到苏州,担任苏州民族管弦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职务时,对乐团的定位构思,是摆在他和其他乐团管理者面前的首要问题。

        带着这样的思考,乐团成员一次次深入苏州的阡陌小巷,感受这座城市2500年的历史积淀,触摸蕴含其中的文化传承。“中国民族音乐需要与时俱进,民乐不能再老调重弹。苏州民族管弦乐团不仅要在体制机制上,还要在艺术定位、作品创作等方面实现全面创新。”这不仅是彭家鹏的心声,也是乐团上下所有成员的认知。

        在苏州市及高新区的支持下,这支乐团仅用5个月就建立起来,并向着全方位创新目标努力前行。在艺术表达上,乐团在传承“江南丝竹”艺术特点与文化内涵基础的同时,借鉴了西方交响乐的编制与编配;在艺术审美与演奏方式上,乐团与国际主流音乐接轨,积极探索以民族音乐表现形式为核心的管弦化、交响化之路。“我们要做的民族管弦音乐,不仅是对音乐边际的一次探索,更是对中国优秀传统音乐全面升华的一次努力。”彭家鹏说。

        为了实现这样的音乐定位,乐团向全世界音乐人才发出诚挚邀请。经过层层筛选,乐团从数百位来自中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音乐人中,选出81人作为第一梯队的演奏员。这些演奏员平均年龄只有27.7岁,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数占比达40.7%,可谓“优中选优”。同时,乐团依托“企业化管理”模式,激发着每一位成员的工作热情和创作活力。

        1月14日,由中国文联主办,中国音乐家协会承办的“致新时代——大型原创交响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奏响。在这场音乐会上,苏州民族管弦乐团首次与“国”字号中国交响乐团同台合作,为观众奉献了一场音乐盛宴。如此短的时间取得如此好的成绩,正是乐团创新和活力的充分展现。

    用原创精品丰富民族音乐内涵

        创作是艺术的发动机,作品是乐团的生命线,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民族管弦音乐来说更是如此。与西方交响乐数百年历史相比,以“大同乐会”为发端的中国民族管弦音乐刚刚走过百年历史,专业作曲家参与创作也仅仅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而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利用委约机制,在短短的两年里就积累了一批质量精良、广受好评的优秀民族管弦音乐作品。

        在丹桂飘香的9月,赵季平又一次来到苏州,这已经是他第5次来到苏州民族管弦乐团。除了艺术上的提升,《风雅颂之交响》也是他为乐团倾注心血的见证。《风雅颂之交响》是赵季平应中国音协邀请创作,由苏州民族管弦乐团首演的一部大型交响史诗。作品通过“序—颂”“关雎”“玄鸟”“幽兰操”“国风”5个乐章,展示了中国人的朴实美好、英雄气魄、文化风骨等精神情怀的不同层面。

        “这样一部用‘风雅颂’写就中华民族‘精气神’的作品,非常符合乐团的艺术追求。”赵季平深知一部好作品对于乐团的重要意义,为了让乐团更好展现浩荡国风和中华民族勇于向前的精神风貌,赵季平曾两次专门来到苏州指导排练。因此,这部作品在每次演出中呈现出的铿锵有力和感人至深,都出自乐团一遍遍的苦练和磨合。

        除了赵季平,郝维亚、张朝、刘长远,国内一流作曲家也纷纷为乐团量身打造作品。成立至今,乐团先后3次组织著名作曲家在苏州采风创作优秀民族管弦音乐作品,他们的创作结晶让苏州民族管弦乐团迅速形成自有特色,并得到业界认可。近两年时间里,《风雅颂之交响》《干将·莫邪幻想曲》《丝竹的交响》《烟雨枫桥》等4部作品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2019年“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并两次斩获头名。乐团《华乐苏韵》原创作品音乐会获第四届江苏省文华大奖,实现了民族管弦乐、交响乐在省文华奖中零的突破。

    用精湛演出展现中国文化自信

        2018年9月,刚刚成立不到一年的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就来到美国波特兰,开启了全球巡演,4个月后的春节期间,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又带着《华乐苏韵》大型音乐会到德国、比利时、意大利、奥地利、波兰、俄罗斯等9国13城进行巡演。此外,乐团在瑞士琉森音乐厅、意大利科莫剧院、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林斯基音乐厅等世界一流音乐殿堂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为欧洲观众带来不一样的“中国气派”。

        而就在半个月前,乐团又赴日本4城展开首次亚洲巡演。“感谢你们的到来,让我们听到了不一样的中国民族管弦音乐。”这是乐团成员们在日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在广岛,有80人的亲友团等待他们的到来;在名古屋,有飞行1400公里前来助阵的乐迷;在金泽,有200名二胡学习者组团前来观摩;在东京,乐团在观众热情的掌声中返场4次谢幕5次……

        通过这样的巡演,世界各国观众对中国的民族管弦音乐从陌生到熟悉,从理解到热爱,每场演出,观众们的情绪都有转变与升华,而他们也用各种方式表达对中国文化及远道而来的艺术家们的尊重。

        “文化只有通过密切接触、频繁互动,才能让彼此增进理解。”乐团的日本籍演奏员保田奏子表示。通过音乐的无国界交流,借助民族管弦乐这一载体,一种带着江南韵味的文化自信和担当,正从苏州这座古老的城市升腾而起、传播到全世界各个角落。

        随着乐团音乐厅的落成投用,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将进一步打造民族音乐传播普及的重要公益性平台,探索出一条既体现民族特色,又符合国际审美,经得起时代与群众检验的创新之路。为盛世记录华章,为人民奉献精品,“丝竹交响”与时代同频共振。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樊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