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17日 星期二

    “中国”一词在俄罗斯上了“热搜”

    ——记俄罗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俄中建交70周年系列活动

    作者:本报记者 韩显阳 《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17日 12版)

        图为东方乐团艺术家们在扎里亚季耶音乐厅演出。韩显阳供图

        【中国文化走出去】  

        9月15日,为期3天的“莫斯科中国节”正式落下帷幕。活动期间,举办了主题为“数字经济—无国界发展”的俄中商业论坛,与会人士讨论经贸、投资与科技合作领域的热点问题;民乐、京剧、武术、舞龙等富有传统中国特色的文化节目则吸引了众多俄民众参与,拉近了中俄两国人民间的距离。近一段时间以来,包括“莫斯科中国节”在内的多项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俄中建交70周年系列活动在俄多地举行,将两国人民共同欢庆的喜悦氛围推上新高潮。

    两国艺术家共庆“双70周年”

        9月12日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俄建交70周年大会暨文艺演出在莫斯科扎里亚季耶音乐厅举行。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俄友协会长陈元,中国驻俄大使张汉晖以及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第一副主席、俄中友协主席梅尔尼科夫,俄副外长莫尔古洛夫等1500多人出席。

        梅利尼科夫和陈元在纪念大会上分别致辞时表示,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的战略引领下,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正在进入新时代。中国需要强大并且成功的俄罗斯,而俄罗斯需要繁荣并且稳定的中国,两国需努力成为永远的好邻居、忠诚的好朋友和可靠的好伙伴。

        文艺演出上,俄罗斯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中国东方乐团、格林伍德艺术团等音乐团体的艺术家们献上了一台殿堂级的视听盛宴。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成立于1928年,隶属俄联邦武装部队,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音乐团体之一。两个多小时里,歌舞团带来了精彩、热烈的俄罗斯歌曲、舞蹈,赢得阵阵掌声。当被誉为“苏联卫国战争的音乐纪念碑”的歌曲《神圣的战争》唱响时,全场观众起立致敬。由圣彼得堡“联邦国家近卫军局”乐队演奏、雅科夫列夫独唱的《中国和俄罗斯》令人赞叹不已,而俄人民演员阿纳尼耶夫用中文演唱的《红军不怕远征难》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中国东方乐团的艺术家们用传统中国乐器动情演绎了俄罗斯名曲《红梅花儿开》《卡林卡》,获得如雷掌声。由旅俄华人艺术家组成的格林伍德艺术团深情演唱的《我和我的祖国》《天路》,则仿佛让现场观众虽远在俄罗斯但触摸到了中国如画江山的无穷魅力。

        在两国艺术家们高唱耳熟能详的《喀秋莎》歌声中,文艺演出圆满落幕。这首唱遍两国的歌曲已成为中俄70年友谊的象征。此次演出成功,进一步彰显了两国携手相伴、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音乐成为人民交流的语言

        一系列活动中,活跃着来自中国东方乐团艺术家们的翩翩身影。短短7天里,受俄联邦外交部、莫斯科市政府等部门邀请来俄的中国艺术家们在圣彼得堡、莫斯科两地进行了多场演出,为两国文化交流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0日,古筝新筝专场音乐会在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音乐厅举行,让俄民众得以一睹这一拥有1500多年历史的古老中国乐器。中国与亚太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卡瓦列娃激动地表示,她从未见过如此高雅新颖的演出形式,领略到了古筝艺术的魅力,“将中国传统古筝文化带到俄罗斯土地上,让学生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这简直是奇迹”。

        12日的扎里亚季耶音乐厅,19名东方乐团团员,用古筝和新筝进行了中俄名曲联奏,惊艳全场。由国家一级作曲、筝乐大师王天一创作的大型古筝新筝合奏曲《欢庆》,融入中国东北地区秧歌元素,令人耳目一新。紧接着,两首旋律优美动人、俄中民众耳熟能详的俄罗斯名曲接踵而至。3支乐曲衔接紧密,既有中国民族风格,又充满着俄罗斯风情。台下观众如醉如痴,随着音乐的节奏一起打着节拍……

        13日,东方乐团与莫斯科国立文化艺术大学、格涅辛音乐学院进行了交流演出。格涅辛音乐学院院长尤苏波娃激动地表示,“这是我欣赏过的最好的中国乐器演奏”。她说,“我对中国文化充满敬意!中国音乐充满神秘感,古筝与白俄罗斯扬琴有些相似,这两种乐器弹奏出来的声音都很美妙”。她还高度赞扬乐团年仅10岁的小演员王杜瓦,“这是两国音乐界下一代的希望”。

        14日,东方乐团出席“莫斯科中国节”活动,其精彩演出受到了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文化电视台以及《共青团真理报》等俄媒体的高度关注,纷纷进行报道。活动现场,国家一级演员姜淼演奏了《英雄畅想曲》。她的手指在琴弦上轻快熟练地跳动,手腕灵动自如地上下飞舞,一串串动人乐曲倾泻而出,乐声时而急促,时而悠缓,令现场观众陶醉。俄著名手风琴演奏家西多罗娃异常兴奋,希望将来能有机会同姜淼合作,在俄中两国举办巡回演出。姜淼演出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现场不是所有人都听得懂音乐的内涵,但却都是眼含热泪享受整个表演过程的,“音乐是真正的无国界语言”。

    秋凉挡不住人文交流的热情

        9月14日和15日,莫斯科气温骤降,瑟瑟秋风、丝丝秋雨令人感受到秋的寒意,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俄民众参与“莫斯科中国节”活动的热情。

        两天中,正在庆祝80周年华诞的“国民经济成就展览馆”特意划拨出10个场馆交给“莫斯科中国节”组委会使用。中央区域设有一个美食广场,供应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传统美食,例如北京的面条、新疆的烧烤、香港的华夫饼等。此外,还开辟了音乐会场、中国灯笼大道、大熊猫雕塑展馆、中国教育展馆等。各个活动区域内,不时响起人们的欢呼声,甚至还有俄民众用流利的中文对记者表示,“中俄友谊万古长青!”

        14日中午,舞台前早早就围满洋溢着轻松笑意的观众,他们踮着脚、探着头,不少人高举手机、相机,生怕错过任何精彩瞬间。中国艺术家们带来的民乐、京剧、武术、舞龙等富有传统特色的节目,将现场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欢笑声、锣鼓声、歌曲声此起彼伏。俄罗斯道教武当武术学校的队伍也出现在了表演舞台上。很多俄罗斯人热爱并了解中国武术。祖巴列娃告诉记者,她从2014年开始练习武术,每年都会前往中国武当山,“习武有利于健康,可以让人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和身体灵活性”。

        随着中俄学生足球友谊赛终场哨吹响,“莫斯科中国节”15日的活动落下帷幕。来到活动现场的观众纷纷表示,“莫斯科中国节”不仅可以品尝到中国美食、了解中秋节习俗,而且不少节目很容易拉近两国人民,特别是儿童之间的距离。此间致力于俄中友好的人士认为,两国青少年、儿童从小就互相热爱对方国家,为两国成为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奠定基础。俄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卢贾宁表示,最近一段时间“中国”一词在俄罗斯上了“热搜”,而“莫斯科中国节”等人文交流活动成了俄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走近中国文化的桥梁。

        (本报莫斯科9月16日电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韩显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