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07日 星期六

    “北学”引起学界关注

    作者:梁世和 《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07日 11版)

        【国学动态】

        中国地域广袤,南北之间文化差异极大,孔子在《中庸》里强调了“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的不同特点。刘师培的《南北学派不同论》,梁启超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都详尽总结了北学精神与南学精神的差异。近日,由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北学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与会学者对“北学”的含义与当代价值进行了研讨,对河北开展“北学”研究提供了建议。

        作为学术概念的“北学”历史上大约有四种含义:一是指南北朝时期的北朝经学;二是指明清时期由清初大儒孙奇逢所开创的夏峰北学;三是孙奇逢让弟子编有《北学编》一书,辑录了自董仲舒以来的历代燕赵区域学人,其“北学”概念,特指燕赵之学;四是广义“北学”概念,泛指包括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和陕西等广义中原地区的学术思想。

        关于“北学”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是否成立,与会学者都给出了肯定回答,认为“北学”不是今人杜撰,而是古已有之的概念,今天将“北学”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提出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中国社科院李存山认为,在中国儒学史上,北方学术具有先导地位,曾极大地影响了南方学术。中国人民大学黄兴涛认为,“北学”概念是燕赵学人的自觉建构,《北学编》及续编是对北学学脉的自觉梳理与建构,而且是三百年前就有的自觉,这是燕赵学人的担当与自信。清华大学唐文明也表达了相似看法,认为“北学”是一个历史文化概念,标志着河北地区先贤的历史文化自觉。

        关于对“北学”含义的把握,中国社科院陈祖武先生认为,首先应该达成对“北学”概念的共识,他提出“北学”研究应当聚焦于夏峰北学、颜李学派、晚清的莲池书院以来的三百多年北学史。中国人民大学梁涛认为,不必过于拘泥传统概念,因为概念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所以需要对“北学”概念进行正名,重新定义,可理解为河北地域之学,即河北的文化学术传统。北京大学干春松提出,由于“北学”概念的模糊性,需要梳理“北学”概念,使之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作为学派的“北学”与作为地域之学的“北学”究竟是什么关系,也需要做一下梳理。李存山回应说,“北学”概念是历史上形成的,我们可以把其中一些作为重点,但不必强把它定义为狭义的河北之学,这是不现实的,其他地域之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明代冯从吾从地域性角度整理的“关学”已经不同于作为学派的张载“关学”。

        黄兴涛表示,从战略性、全局性、自觉性角度看,“北学”是很好地整合燕赵学术的概念,需要把它发扬光大。他提出,“北学”应该是一个开放概念,不宜局限在经学和理学范围之内,就传统学术文化而言,也应扩展到史、子、集,还应包括近代“新学”的转化,接续到李大钊的学说。他认为“北学”的核心精神,一是和合朱王,整合会通儒学;二是躬行实践,经世济民。到了近代,前者发展为融汇中西,后者则延续至今。从孙奇逢到莲池书院诸山长,都体现了强烈的会通精神。“北学”不只是儒学,它与近代“新学”有着重要联系。

        陈祖武回应说,“北学”是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概念,夏峰北学就是对历代儒学进行总结而形成的学派,他认为黄兴涛的补充和纠正很好。陈先生说自己一辈子研究清代学术史,最近有一个新认识。他认为,明末的黑暗政治、农民起义、满清高压政策、西方宗教传入等,所形成的历史合力造成了中华文化传承断裂的深刻危急。因此,总结宋明理学,回答社会秩序混乱问题,是夏峰北学面临的历史使命,其根本是要解决文化传承问题。所以“北学”一登上历史舞台,就有鲜明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救世务实精神。“北学”和濂洛关闽一样也是理学流派,却又跳出理学,是理学又超越理学。孙奇逢力图重构儒学,回答时代问题,这种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正是“北学”的真精神。

        与会者注意到,近年来学界普遍重视儒学的地域性,儒学在与地域结合时产生地域性儒学,如浙学、蜀学、湘学、关学等,这是研究儒学的一个重要维度。儒学的区域性向度越来越明显,“北学”概念要放在区域性儒学与河北两个关键词之中,使之形成清晰的连接,并提出应当把“北学”学脉梳理清楚。

        中国人民大学彭永捷对“北学”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认为可以倒过来思考,不一定要从界定概念入手,可以从研究的基本设想出发。他提出“北学”研究应该有一个宏大的目标,“北学”的“学”不应该限定为儒学,而是指学术。“北学”概念历经演变和建构,具有历史依据和丰富的文化与学术内涵。“北学”应该追溯到中国文化源头,至少可以上溯至黄帝、炎帝、蚩尤、唐尧等中华民族缔造者,涉及中华文脉和中华文化道统,所以宜从历史发展长河把握“北学”概念。他非常同意黄兴涛所说,“北学”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现在则是再建构。

        李存山提议以《北学编》为基础,对书中所列儒学人物作系统研究,并进一步深入开展对荀子、董仲舒、河间献王刘德、孔颖达、邵雍、孙奇逢、颜李学派等大儒的研究,由对狭义“北学”研究扩展到广义“北学”研究,以及对南、北学关系的研究。

        唐文明指出,现代“北学”谱系的构建,不应以河北人为核心,而应当以河北地域为核心。清代北学谱系,是北学文化自觉的最重要部分,应当注重河北地域古今不同的学术传统,莲池书院在北学的现代传统里有重要意义。

        凤凰网文化总监柳理从媒体传播角度,提出“北学”研究可以有两个视角,一是站在河北看北方之学,一是站在北方之学看河北。目前河北发展背靠两大时代背景,一是京津冀一体化的大战略,一是雄安新区的千年大计,北学研究正好可以借势发展。其后续发展则要加强横向文化交流与跨区域对话。地域文化的特色只有在比较中才能呈现出来,一味强调自己的独特性是不行的。学者们建议,“北学”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应开展与其他区域性儒学的横向对话。

        (作者:梁世和,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